香港新股市場全球領先,ETF市場迅速發展
香港署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浩濂在香港立法會會議上表示,得益於上市制度革新,香港新股市場今年首三季迎來69家新上市公司,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超過1,800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兩倍,位列全球首位。港交所九月底正處理近300宗上市申請,GEM市場自2024年改革以來共有四家企業上市,融資額達2.8億港元。今年以來共收到11家中小企業申請在GEM上市,顯示早前措施初見成效。
香港作爲全球和國家之間的“超級聯繫人”,國際機構投資者廣泛參與香港首次公開招股市場,今年以來更多海外發行人選擇在港上市。超過一半赴港上市的公司有國際化業務佈局,這些企業平均約一半收入來自海外市場。
港交所已優化海外發行人的上市規定,引入核心股東保障水平並刊髮指引以便利合規。爲海外上市的企業在港進行雙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建立便利的路徑,包括放寬大中華發行人在港第二上市的市值要求,並給予擁有不同投票權或可變利益實體結構的合資格發行人更大靈活性在港獲得主要上市地位。港交所亦自2023年將多家來自中東和東盟地區的交易所納入其認可證券交易所範圍,便利在相關主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可在香港第二上市。
爲增強香港作爲上市地的競爭力,香港證監會和港交所持續審視上市改革的成效並積極跟進《行政長官2025年施政報告》中提出的各項措施,包括在平衡相關風險和對投資者的保障下進一步完善上市制度的各個層面,研究優化“同股不同權”上市規定。
環球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方面,陳浩濂指出,ETF市場近年迅速發展,協助投資者有效分散投資組合、涵蓋多元資產類別及投資策略。政府一直推動本地ETF市場發展,降低相關交易和上市成本。2022年,ETF獲納入“滬深港通”機制,讓香港及海外投資者可買賣在上海及深圳交易所上市的合資格ETF,同時讓內地投資者可投資在香港上市的合資格ETF。
香港已發展成爲亞洲最大及最活躍的ETF市場之一,2025年首三季,香港市場ETF的平均每日成交額達342億港元,較2024年全年平均躍升113%,較2023年全年平均更上升190%。截至九月底,香港ETF市場的資產管理規模已達到6,254億港元。
陳浩濂期望與各持份者緊密合作,致力推出更多創新產品,包括推動代幣化ETF產品的發行和交易及協助發行人發行黃金相關ETF,繼續強化香港作爲全方位領先ETF交易中心的地位。政府亦支持港交所進一步加強在東盟和中東的推廣工作,積極與區內國家探索包括ETF上市方面的合作空間,將進一步豐富本地ETF生態圈。
年份 | ETF市場資產管理規模(億港元) | 平均每日成交額(億港元) |
---|---|---|
2023年 | - | - |
2024年 | - | - |
2025年首三季 | 6,254 | 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