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企業ESG報告披露水平提升,綠色金融領域表現突出

根據致同(香港)會計師事務所發佈的第十四次《香港企業管治調查報告》,香港大型上市公司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報告披露水平方面有所提升,特別是在氣候相關披露和綠色金融領域表現突出。然而,報告也指出,仍有相當數量的公司未做好準備,特別是在風險管理與氣候目標方面。

港交所(00388)已更新其ESG披露守則,強制要求企業全面披露氣候相關的管治、策略、風險管理及指標與目標。根據報告,高達41%的大型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公司準備不足,而僅有10%的公司準備充分,能夠提供全面的披露,精準的量化數據,遵循獲認可的框架並採用第三方驗證。

在行業表現方面,地產及建築業(50%)以及公用事業(30%)在氣候披露準備方面表現領先。2024年,95%的大型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公司披露了氣候相關風險,較2023年提升了6%。68%的公司的ESG報告取得獨立驗證,同比增長8%。然而,只有11%的公司披露了氣候變化對財務造成的量化影響,僅4%的公司展示了詳細及全面的風險管理流程。另有70%的公司披露了範圍三溫室氣體排放。

綠色金融發展

在綠色金融領域,2024年有10間大型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公司披露其綠色融資規模超過500億港元,較上年增長20%。39%的大型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公司在其ESG報告中提及綠色金融工具,同比增長3%。在提及綠色債券或ESG融資的41間公司中,有36家(88%)已實際發行相關工具。

各行業的表現差異顯著:綜合企業(100%),金融業(95%)和地產及建築業(69%)在綠色金融披露方面持續領先。能源業(+50%)與電信業(+33%)在討論綠色金融方面展現最強勁的增長。

綠色金融的整體規模顯著擴大。2023年,超過半數的綠色金融發行額在100億港元或以下。而2024年,78%的發行額超過100億港元。

技術與合規

超過半數(58%)的大型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公司提到,已部署或計劃部署AI技術以提升ESG數據收集及報告的準確性。92%的企業在其ESG報告中強調網絡信息安全議題,較2023年顯著增長10%。

僅有69%的公司披露了AI相關培訓或IT技能提升計劃。2024年有34%的大型恒生綜合指數成份股公司將薪酬政策與ESG關鍵績效指標(KPI)掛鉤,但僅有10%披露具體執行機制。

夏其才總結道,網絡安全與AI治理已不再是可選項,而是維護持份者信任、應對日益嚴格監管要求的關鍵措施。隨着新氣候規定強制披露即將實施,香港上市公司必須加快ESG方面的轉型步伐。企業的重心應從報告「數量」轉向「品質」,包括投資建設穩健的數據系統、引入獨立驗證,並對標國際準則。

年份 披露氣候相關風險的公司比例 ESG報告獨立驗證的公司比例 披露氣候變化對財務影響的公司比例 披露風險管理流程的公司比例 披露範圍三溫室氣體排放的公司比例
2023 89% 60% - - -
2024 95% 68% 11% 4% 70%
行業 綠色金融披露公司比例
綜合企業 100%
金融業 95%
地產及建築業 69%
能源業 +50%
電信業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