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一場爲期四天的暴漲,讓尚未盈利的素食製造商Beyond Meat(BYND.US)股價飆升逾1000%,但大部分漲幅卻在頃刻間蒸發殆盡;黃金價格創紀錄飆升後,遭遇數年來最慘烈的兩日拋售潮;與此同時,追蹤比特幣、Solana等波動加密貨幣的高風險ETF,卻吸引了數十億美元資金湧入。

如今放眼各處,不難發現個人散戶投資者正成爲市場主導力量的跡象。儘管他們常被視爲逢低買入、支撐價格的可靠力量,但其扎堆追逐任何看似是下一個熱點的傾向,往往會讓追漲步伐稍慢的投資者蒙受損失。

近期量子計算股的波動,便是這種風險的生動例證。其中許多股票在過去一年漲幅達1000%或更高,但如Rigetti Computing(RGTI.US)、D-Wave Quantum(QBTS.US)和IonQ(IONQ.US)等公司的股價已連續下跌近一週,週三跌幅均超過6%。

“當前市場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受敘事驅動,交易者在尋找好故事、好催化劑,”前散戶交易者、AI交易聊天應用Alph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Kevin Xu表示,“一旦形成共識,相關敘事會迅速擴散,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散戶熱錢”攪動全球資產:從meme股、加密貨幣到黃金,波動性成新常態 - 圖片1

雖然散戶大軍崛起可追溯至2019年免佣金交易的突然普及,且此後相關新聞屢見不鮮,但數據顯示,業餘交易者的參與度仍在持續增強。彙編數據顯示,自2019年零售券商價格戰使交易幾乎全面免費以來,美國上市股票的日均交易量接近120億股,較此前六年的平均水平高出約75%。過去12個月,日均交易量更是高達約167億股。

衡量散戶參與度的一個指標是通過場外渠道(如爲Robinhood(HOOD.US)等平臺服務的股票批發商運營的場所)執行的股票交易量。數據顯示,這類交易今年預計將首次佔到總交易量的50%。

“散戶熱錢”攪動全球資產:從meme股、加密貨幣到黃金,波動性成新常態 - 圖片2

散戶有一件事是可預期的:逢低買入美股——並利用期權放大收益。Citadel Securities數據顯示,10月10日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重燃貿易戰擔憂時,非專業投資者以創紀錄的速度買入看漲期權。該羣體對看漲期權的需求已連續24周超過看跌期權,追平了該公司自2020年開始追蹤該數據以來的最長紀錄。

在高盛紐約股票銷售交易部,低價股的爆發式成交量引起了警覺。該部門負責人John Flood稱,週三午盤前十大最活躍股票要麼股價低於1美元,要麼是衆所周知的散戶寵兒。高盛交易員表示,今年以來,該羣體買家數量遠超賣家,已出現146天“買入失衡”,甚至超過了2020年市場狂熱時期的水平。

個人業餘投資者尤其受像OTC Markets Group這類監管較寬鬆市場的吸引。根據對美國金融業監管局數據的分析顯示,今年這些市場月均成交額約590億美元,接近疫情時期Meme股熱潮的峯值水平。

散戶在大型股中也找到了盈利機會。花旗編制的散戶最青睞股票籃子(包括特斯拉(TSLA.US)、SoFi Technologies(SOFI.US)和Riot Platforms(RIOT.US)等公司)自年初以來上漲了55%,跑贏了標普500指數14%的漲幅。

然而,散戶的關注點日新月異,使得熱門股極易遭遇突然逆轉。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數據顯示,在8月1日至10月14日期間表現最好的前10%股票,自那以後平均下跌了5.7%,而後70%的個股反而實現上漲。

散戶的高風險操作不僅限於股市。從加密貨幣到期權市場,至少從ETF資金流向來看,狂熱情緒已蔓延至市場各個角落。數據顯示,今年追蹤加密貨幣的ETF已吸引470億美元的新資金,而利用期權增厚收益、放大回報的ETF也新增了近100億美元資金。

散戶資金湧入帶來的動能甚至體現在非常規領域。連最古老、最可靠的避險資產之一——黃金,也因散户通过买入实物黃金支持ETF推高價格而吸引了大量關注。

“黃金已變成一種動量資產、Meme資產,”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聯合創始人比爾・格羅斯10月17日在X平臺上發文稱,當時金價一度飆升至每盎司近4380美元,“如果想入手,不妨再等等”。到週三下午,他的判斷得到印證:金價已跌至每盎司約4004美元。

“散戶熱錢”攪動全球資產:從meme股、加密貨幣到黃金,波動性成新常態 - 圖片3

對於試圖在日益受熱錢散戶影響的動盪市場中航行的專業投資者而言,保持謹慎是必要的。貝萊德系統股票團隊聯席主管Jeff Shen認爲,認清散戶資金流向至關重要——“它們全是風險偏好型交易”——並且在採取相反立場時不要過於激進。

“從風險管理角度看,未必適合大舉做空這類股票,”至少短期內是如此,他補充道,“但長期來看,基本面終將發揮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