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開發AI音樂模型,全球AI音樂競速加劇

OpenAI正在積極開發AI音樂模型,與茱莉亞音樂學院學生合作,爲音樂樂譜進行標註,作爲訓練數據。內部討論中,OpenAI探討了利用文本和音頻提示詞生成音樂的應用場景,如爲現有聲樂曲目添加吉他伴奏。這種功能可幫助用戶爲短視頻添加配樂,使視頻完全由AI生成,降低內容創作門檻。

目前,OpenAI擁有超過8億活躍用戶,音樂模型將幫助構建更全面的AI生態系統,提升用戶黏性。音樂模型是否與ChatGPT或Sora無縫結合,或成爲獨立應用,尚不確定。

音樂模型不僅適用於個人娛樂,還能與商業化場景結合,助力OpenAI向廣告領域拓展。廣告公司可用OpenAI的音樂模型爲廣告創作歌詞和旋律。

OpenAI在音樂領域的嘗試早已有跡可循。2019年推出音樂生成模型MuseNet,2020年發佈會“唱歌”的Jukebox模型。但MuseNet和Jukebox均未被整合進ChatGPT和Sora中,因技術和計算成本限制,生成的音樂與人類創作有較大差距。

全球AI音樂競速

隨着算力和模型架構的進步,音樂生成技術迎來實用化可能,或成新一輪AI技術競賽焦點。

公司 產品/模型 特點
谷歌 Lyria 第二代音樂製作模型,可爲廣告製作配樂
Suno AI音樂生成產品 年經常性收入達1.5億美元,增長近四倍
字節跳動 Seed-Music 具備靈活控制能力的音樂生成模型家族
阿里通義實驗室 InpireMusic 集音樂生成、歌曲生成、音頻生成能力爲一體的開源AIGC工具包
崑崙萬維 Mureka O1 全球首款音樂推理大模型,多項性能超越Suno V4、登頂SOTA
騰訊AI Lab SongGeneration 專注解決音樂AIGC中音質、音樂性與生成速度三大共性難題
MiniMax Music1.5 實現強控制力、人聲自然飽滿、編曲層次豐富、歌曲結構清晰四大新突破

本文轉載自“財聯社AI daily”,作者:朱凌;FOREXBNB編輯:王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