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對美元避險功能持懷疑態度的同時,各國央行正在增加對歐元區政府債券的投資。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官方機構在歐元區政府債券發行中的購買比例有了顯著增長,從上一年度的16%增加到今年的20%。
特朗普在關稅政策上的不穩定態度,以及對美聯儲的批評,導致市場對美元避險功能產生疑慮。作爲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美元今年已經貶值9%,而歐元則升值12%。
分析認爲,歐洲的政治穩定性較高、預算赤字和通脹率較低,這些因素使得該區域的債券對央行更具吸引力。然而,業內人士提醒,現在斷言央行儲備資產配置發生重大轉變還爲時尚早。
根據巴克萊銀行基於債務管理辦公室數據的分析,官方機構(包括央行和主權財富基金)今年已經購買了歐元區政府通過銀團發行債券的五分之一,這一比例從去年全年的16%上升到今年的20%。
德國在3月宣佈財政政策歷史性轉變後,次日發行了30年期債券,官方機構獲得了55%的配售份額。西班牙在5月發行的10年期債券中,官方機構也獲得了27%的配售。
銀團發行是政府通過銀行直接向投資者出售債券的方式,去年爲歐元區政府籌集了超過2000億歐元(約合2324億美元),成爲重要的融資途徑。這種發行方式便於追蹤結果和監測需求變化。參與債券發行的銀行家表示,今年亞洲機構的需求特別顯著,且分佈廣泛。
法國農業信貸銀行企業及投資銀行部主權、超國家和機構債券全球主管Benjamin Moulle表示:
"一些亞洲客戶特別是重新回到歐元區政府債券領域。大型亞洲央行非常自信,在投資歐洲政府債券方面比以前更加舒適。"
Moulle指出,歐洲的政治穩定、相對較低的預算赤字以及較低的通脹水平使該地區債券對央行具有吸引力。較低的通脹爲歐洲央行在必要時進一步降息提供了更多空間。
儘管歐元區債券需求上升是一個積極信號,但銀行家們強調,現在判斷央行儲備管理者因今年的發展而有意義地調整貨幣配置還爲時過早。
一位安排政府債務發行的銀行家表示,央行可能正將其歐元區債券持倉轉向更長期限,因爲近年來他們實際上並未真正購買長期債券。該銀行家指出,央行仍專注於美元,通常在年底調整資產配置模型,因此重大變化尚未發生。
巴克萊歐元利率策略主管Rohan Khanna表示:
"實際情況到底如何,這極難判斷。我與來自中國和歐洲的主權財富基金進行過這些對話,他們的觀點是現在還爲時過早。"
Khanna稱,雖然此類投資者正在考慮是否將獲得的增量資金投資於美國以外,但他們承認美國國債市場並沒有真正的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