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容易被忽視的本輪人民幣升值。4月14日以來,人民幣匯率經歷了一輪較爲集中的升值。4月14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爲7.21,7月25日已升至7.14,升值幅度接近1%。值得注意的是,其間美元指數的兩輪反彈(4月下旬至5月上旬、7月初至7月中)均未阻擋同期人民幣升值。
這輪升值與本輪權益市場上行具有一定的同步性。這一點也不難理解,畢竟匯率和A股都是中國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面對着同樣的定價條件。
匯率取決於購買力平價、利差、風險溢價等。4月中旬以來這波人民幣升值可能主要是風險溢價的變化驅動,我們理解最初是逆全球化關稅達到理論峯值之後,外生衝擊完全兌現,利好空間打開;接下來國內一攬子穩增長5月初快速出來,5月中旬中美互降關稅;再然後是“反內卷”政策升溫,對於中國經濟供求改善的預期形成。這意味着後續中美貿易條件、逆週期政策、供求關係如何接續仍將是市場重要的觀察線索。
我們再稍微拉長觀測時段,應該如何看人民幣匯率的中期趨勢?
世界銀行按照購買力平價測算的中國2024年GDP爲38.19萬億美元,對照統計局口徑下的134.9萬億元,隐含的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爲3.5。7月18日國新辦發佈會上商務部亦指出從從實際購買力看,按照世界銀行數據和算法我們的社零已經超過美國,是美國的1.6倍。
從購買力角度人民幣應該升值無疑。關於市場匯率和購買力平價匯率的差距,動態購買力平價(比如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是解釋角度之一,即PPP則包含不可貿易的產品和服務,這部分價格縮小差距和發展階段有關,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另一種解釋角度和近年經濟特徵較爲匹配,即由於價格水平偏低,資產的廣義回報率預期會形成一定的約束,即匯率不止由貿易部門決定,還包括實體部門和金融部門。在2017年報告《人民幣匯率的三個標尺》中,我們認爲廣義利差是影響匯率的因素之一,它包括國債收益率所代表的內外利差,以及權益市場等資產市場的回報率。
從資產回報率的邏輯來看,如果中期中國經濟“供需比”能夠有效改善,那麼一則價格中樞水平回升提升實體利潤率;二則利率中樞提升,國債利率和歐美等外部市場的利差縮窄;三則權益市場回報率和內生穩定性上升;四則經濟結構性失衡的風險下降,資產要求的風險溢價下行。理論上上述邏輯均有利於人民幣升值。本輪“反內卷”開啓了有關“供需比”的積極預期,但這一過程仍在初級階段;而且最終決定供求關係的,不止是“反內卷”,還包括地方政府投資的長效機制、產業投資的動態平衡機制、居民部門兩表的正循環等,預計“十五五”期間的政策將作出進一步的部署。
第二,7月第四周美日貿易局勢改善+美股財報相對強勁的組合下,美股創新高,日股大反彈,歐股續強勢;美元結束反彈重新走弱、黃金震盪收跌。國內交易供需改善預期,基建升溫亦提振風偏,人民幣升值加持流動性,“順週期+科創50”佔優,近九成行業取得正收益。“低賠率”仍是風險點,但市場寬度同步續升,廣譜性提供了穩定性。
一是“美股強勁財報+美日達成貿易協議”提振風偏,美股創新高,VIX指數顯著走低,歐股保持偏強態勢,日股額外受選舉落地而大漲。道指、納指、標普500分別收漲1.26%、1.02%、1.46%。受對華出口AI芯片解禁影響,科技股領漲。VIX指數顯著走低至14.93%,進一步臨近去年6月底的12%附近低位,VVIX仍維持在90附近。行业上標普医疗、工業、材料領漲,必選、信息漲幅靠後。歐股保持偏強態勢,歐洲STOXX600收漲1.25%,但由於美歐談判不確定性猶存,疊加拉加德偏鷹表述,內部有所分化,其中德國DAX回調0.30%,英國富時100收漲1.43%。美日達成貿易協議叠加参议院选举结果落地,日經225在前期連續調整的“賠率優勢”下強勁反彈4.11%,領跑全球寬基股指。
二是“貿易局勢改善+risk on升溫+美元走弱+國內供需改善預期”的交織定價下,黃金平淡,原油震盪,有色偏暖,國內商品強勢。供應預期寬鬆與貿易協定不確定性下,布倫特原油期貨收盤價(活躍合約)處於區間震盪,本週收跌1.21%。避險情緒退潮,黃金震盪收跌,倫敦金現、紐約期金分別錄得-0.35%、-0.68%。COT非商業多頭持倉佔比繼上週小幅加倉後本週加倉速度加快,佔比回升至63.7%,黃金隱波維持在17%附近。歐美亞盤中,由於國內風險資產表現強勁,亞盤黃金在三時段中表現相對弱勢。白銀一度突破39美元/盎司,與黃金上演“蹺蹺板”,周漲1.2%,金銀比處86.3,降至滾動三年的0.08倍標準差,繼續提示比價視角下黃金賠率打開。鉑金在上週強勁上漲後本週均值迴歸,上海鉑金現貨回調4.4%。受美元走弱帶動,內外盤銅均有所上揚,國內供需改善預期强化,滬銅較倫銅更顯彈性,南華滬銅指數上漲1.0%,LME期貨(3個月)收盤漲0.02%。同時由於宏觀預期支撐,COMEX期貨铜上涨3.2%。国内定价商品螺纹钢期貨、南華工業分別收漲5.1%、5.0%。
三是美元結束反彈,再度破位下跌,“漲少跌多”凹性顯現;美債窄幅波動,曲線走平,歐元日元人民幣均有所提振。本周长端美債窄幅波動,10年美債利率小幅下行4BP至4.4%,並無明顯經濟因素驅動、“解僱鮑威爾”等前期擔憂亦基本釋放。2年期美債利率收於3.91%,10-2Y期限利差收窄至49BP。美元結束反彈,本週下跌0.8%,重新下破98關鍵位,年度貶值幅度(9.96%)再度成爲近二十年之最。與前兩週溫和反彈相比,本週回調更陡,呈“跌多漲少”凹性特徵。歐元受經濟數據改善+拉加德偏鷹表態支撐,對美元升值1.01%,但由於美歐談判存在不確定性,歐元短期或存在擾動。“美日協議+美元走弱”下,美元兌日元下跌0.77%,日元回升收於147.67。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收跌0.18%,收於7.1681,近期亞洲貨幣受美元“反彈—走弱”帶動同樣維持震盪格局。
注:本文有刪減。
本文作者:郭磊,來源:郭磊宏觀茶座,原文標題:《【廣發宏觀團隊】容易被忽視的本輪人民幣升值》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