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一年,日本股市正走到相似的十字路口。

去年8月5日,日本央行一次意外的加息行動引發日元大幅升值,導致股市在短短一週內暴跌12%,市值蒸發超過6700億美元。

如今,東證指數在經歷了兩次重大拋售後,再次逼近歷史高點,而爆冷的美國就業數據再度點燃導火索,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憂慮隨之升溫,推動日經225指數和東證指數週一雙雙下跌逾1%。

一切猶如去年重演,但這一次日股會不一樣嗎? - 圖片1

儘管歷史的影子籠罩市場,但諸多跡象表明,日股的基本面和市場環境已經發生深刻變化,一場全面崩盤的重演或許可以避免。

市場參與者普遍認爲,日本央行溝通策略的改善、企業治理改革的持續推進,以及美國關稅協議好於預期,都爲日股提供了更爲堅實的上漲基礎。

分析認爲,關鍵差異在於日元匯率的表現模式已徹底改變。與去年日股伴隨日元大幅貶值而上漲不同,今年日股創出新高時日元匯率相對穩定。這一變化消除了去年那種日元升值與股價下跌相互強化的惡性循環機制。

表面相似難掩本質差異

今年8月日股的急跌確實讓人想起了去年的慘烈一幕。花旗分析師Ryota Sakagami在報告中指出,兩次下跌都源於美國經濟數據惡化引發的衰退擔憂,且都發生在日股表現強勁的背景下。

然而,花旗指出,這兩次日股下跌存在三個關鍵差異。

首先,今年日股創新高時日元匯率相對穩定,而去年則是在日元大幅貶值推動下上漲。這意味着投資者的持倉結構已發生根本變化,不再存在大規模的“日股多頭/日元空頭”的頭寸,這打破了去年的危險反饋迴路。

其次,當前美元與長期利率的關聯度已明顯下降。去年美元處於相對高位,經濟衰退擔憂導致的長期利率下跌容易引發美元貶值。如今美元與長期利率完全脫鉤,利率下跌不太可能造成美元大幅走弱。

第三是,美日經濟驚喜指數(若該指數大於零則代表優於預期)均高於去年同期,而通脹驚喜指數特別是美國指數則明顯更低。這表明目前經濟擔憂加劇的可能性降低,而市場對降息預期更容易形成共識。

日央行溝通策略顯著改善

其次,花旗還表示,日本央行在溝通方式上的改進被市場廣泛認可。

去年7月時,15個基點的加息完全出乎市場意料,導致日元飆升和全球利差交易平倉潮。如今,日央行已建立起更加透明的溝通機制,確保在每次政策會議前至少有一名董事會成員發表演講並舉行新聞發佈會。

今年1月加息前10天,日央行副行長雨野隆雄就給出了異常明確的暗示,隨後行長植田和男進一步確認了這一信息。

結果也顯示出這一溝通方式改善的效果。儘管25個基點的加息幅度創18年來最大,但市場有充分準備,隨後一週日股還在銀行股上漲帶動下走高。

三菱UFJ資產管理執行首席基金經理Masayuki Koguchi表示:

“日本央行在去年夏季動盪後仍決定於1月再次加息,並明確表明加息路徑將持續。現在更容易設想未來的加息情景。”

外資青睞推動結構性改善,日股市場更具韌性

經歷過去年夏天的崩盤和今年4月因關稅引發的暴跌後,分析師普遍認爲日本股市的韌性已顯著增強。

英國股票研究公司分析師Pelham Smithers表示:

“兩次閃電崩盤已經淘汰了一些熱錢,現在留在市場裏的人,是那些真正相信日本的人。”

這些“真正的信徒”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被日企治理改革所吸引的外國投資者。創紀錄的公司股票回購和持續的治理改革,讓海外投資者相信這將爲股東釋放長期價值。

M&G Investments日本股票投資總監Sunny Romo指出:

“治理改革和股東回報遠未達到頂峯,正在攀升新高度。”

國內市場觀察人士也看到了日股更多的上漲潛力。在日本執政黨最近的選舉受挫後,市場預期其可能會屈服於反對黨削減消費稅的呼籲,這激發了市場對零售和其他內需驅動型板塊將受到提振的希望。

Phillip Securities Japan研究主管Kazuhiro Sasaki表示:

“市場現在與一年前處於不同位置。如果政府推行財政擴張,投資者有值得期待的東西,特別是內需驅動型股票。”

包括高盛、美銀在內的大行策略師近期紛紛上調了對東證和日經指數的預測,認爲美日貿易協議的良好進展將使日本經濟遭受的衝擊小於預期。

日元穩定仍是關鍵變量,140或成“最後防線”

儘管前景樂觀,日本股市的軌跡仍高度依賴日元的穩定性。

Intalcon Asset Management首席執行官Klaus Wobbe警告稱,持續的貿易擔憂和圍繞首相石破茂命運的不確定性仍可能推升日元的避險需求,從而引發市場波動。

Wobbe強調,140可能是“最後的防線”:

“我認爲日元可能再次升值至140以下,特別是如果美聯儲在四季度降息而日央行收緊政策,那將表明真正的平倉正在進行,140是最後的防線。”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