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勁內需的推動下,歐元區製造業活動於8月份重返擴張區間,PMI終值升至50.7,這一數據創下逾三年新高。

此次好轉的關鍵驅動力來自內部。數據顯示,工廠產出增長達到2022年3月以來的最強水平,而衡量需求的關鍵指標——新訂單——則以近三年半以來的最快速度擴張。

德國製造業在8月份展現出顯著韌性,PMI終值從7月的49.1升至49.8,升至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逼近擴張區間。法國8月製造業也結束了長達兩年半的收縮,從7月的48.2升至50.4,但政治動盪仍爲經濟蒙上陰影。

這一積極的製造業數據,爲正在權衡下一步政策的歐洲央行帶來了一絲喘息空間。儘管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但美國關稅可能帶來的經濟疲軟風險,仍是影響未來貨幣政策走向的關鍵變量,市場預計央行在討論降息前將維持謹慎。

歐元區製造業逾三年來首現擴張,內需復甦抵消外部逆風

由漢堡商業銀行(HCOB)編制的歐元區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在8月份升至50.7,不僅高於7月份的49.8,也超過了50.5的初值預估。這一數據創下逾三年新高,並站上了區分增長與收縮的50榮枯分界線之上。

內需回暖提振,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三年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上方,德法強勁反彈 - 圖片1

此次好轉的關鍵驅動力來自內部。數據顯示,工廠產出增長達到2022年3月以來的最強水平,而衡量需求的關鍵指標——新訂單——則以近三年半以來的最快速度擴張。這一內部動能的爆發,有效抵消了海外需求的疲軟,尤其是在美歐貿易摩擦的背景下。

在需求回暖的同時,價格壓力依然溫和。調查顯示,儘管投入成本略有上升,但製造商的出廠價格略有下降。這對於將通脹目標設定在2%的歐洲央行而言是一個有利信號。

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yrus de la Rubia表示,應對美國關稅的最佳“藥方”或許就是增強內需:

“國內訂單已經上升,正在抵消來自國外的疲軟需求。”

從國別來看,歐元區內部的復甦呈現出分化態勢,但整體向好。其中,希臘和西班牙的工廠增長表現最爲突出,其PMI分別錄得54.5和54.3。法國和意大利的製造業也實現了小幅擴張。

儘管製造業數據顯示出積極信號,但市場的整體情緒仍然複雜。歐元區製造商對未來一年的前景保持樂觀,但其樂觀程度與7月份基本持平。

德國製造業PMI創逾兩年新高,復甦韌性與就業壓力並存

德國製造業在8月份展現出顯著韌性,關鍵產出指標升至兩年多來的最高水平,逼近擴張區間。然而,這一積極勢頭與不斷加劇的就業市場壓力和外部需求疲軟形成鮮明對比,爲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復甦前景描繪了一幅複雜景象。

數據顯示,德國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從7月的49.1升至49.8。這是該指數自2022年中期跌破50榮枯線以來的最高讀數,儘管略低於49.9的初值。指數持續逼近50關口,預示着萎縮狀況可能即將結束。

內需回暖提振,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三年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上方,德法強勁反彈 - 圖片2

此次PMI指數的攀升主要得益於產出和新訂單的同步增長。數據顯示,新訂單已連續第三個月實現增長,表明內需動能有所恢復。但與此同時,該行業的出口銷售額卻在五個月內首次出現小幅下滑,顯示外部環境依然充滿挑戰。

德國製造商仍在持續削減工作崗位,且8月份的裁員速度超過了7月。這一趨勢反映了企業對未來前景的謹慎態度。此前,德國勞工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在經濟連續兩年收縮的擠壓下,全國失業人數已突破300萬,創下十年來的新高點,勞動力市場的困境日益凸顯。

漢堡商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Cyrus de la Rubia表示,德國製造業“在面臨重重挑戰的情況下仍能擴大生產,證明了該行業的韌性”。然而,他也指出了行業面臨的多重外部壓力。這些挑戰包括與美國這一重要非歐盟市場的貿易關係存在潛在中斷風險、來自外部的競爭日益加劇,以及歐元走強對出口競爭力的壓制。最新數據中,出口銷售額五個月來首次下滑,也印證了外部需求的脆弱性。

法國製造業迎兩年半來首次擴張,但政治動盪蒙上陰影

法國8月製造業結束了長達兩年半的收縮,在八月份重返擴張區間,但這一脆弱的復甦勢頭正面臨國內政治危機和外部貿易摩擦的雙重考驗。

數據顯示,法國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7月的48.2升至50.4。這是該指數自2023年1月以來首次站上50這一榮枯分界線之上,标志着法國制造业持续两年半的下滑周期暂告结束。

內需回暖提振,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三年來首次升至榮枯線上方,德法強勁反彈 - 圖片3

行業數據顯示,製造業正成爲支撐法國經濟的關鍵力量,而該國其他領域則受困於內需不振和投資疲軟。6月份的工業產出錄得五年來最大增幅,主要由運輸材料推動,這得益於供應鏈限制的緩解。法國央行對企業領導者的月度調查也印證了這一相對強勢。調查顯示,工業企業報告7月份活動“顯著增加”,並預計8月份將進一步增長。法國央行同樣指出製造業的供應狀況有所改善,尤其是在運輸材料和設備領域表現強勁。

儘管工業數據向好,但法國更廣泛的經濟前景仍充滿不確定性。由於政府旨在解決日益堆積的債務問題的計劃引發爭議,現政府再次處於崩潰邊緣。企業高管們已表達擔憂,擔心巴黎任何政府更迭都可能增加其稅收負擔。

自去年6月總統馬克龍宣佈提前舉行選舉以來,企業投資一直處於掙扎狀態。根據已公佈的最新季度數據,企業投資下降了0.2%。此外,自那次提前投票以來,企業和家庭信心指數也一直低於長期平均水平。隨着現任總理Francois Bayrou可能在9月8日的信任投票中被罷免,反對黨正呼籲馬克龍舉行新的選舉,而不僅僅是任命一位替代者。

“法國製造業的收縮階段現在看來已經結束,”漢堡商業銀行經濟學家Jonas Feldhusen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儘管如此,鑑於關稅和激烈的國際競爭等諸多挑戰,情況依然脆弱。”

風險提示及免責條款 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別用戶特殊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或需要。用戶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據此投資,責任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