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避險情緒的高漲正推動貴金屬市場達到“沸騰”狀態。
在多重全球風險因素的疊加影響下,黃金價格已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的歷史大關,年內累計漲幅高達54%。
貴金屬市場的“沸騰”現象不僅限於黃金,白銀的漲幅更爲顯著,年內漲幅超過67%,價格接近50美元。
同時,鈀金價格也在週三大幅上漲近10%,價格超過1482美元,創下自2023年5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
貴金屬價格上漲的背後,是地緣政治緊張、對美元強度的擔憂、美聯儲獨立性問題、持續的通脹壓力以及歐洲經濟增長乏力等一系列風險因素的疊加。分析師認爲,目前幾乎沒有能夠阻止這輪漲勢的因素,並預測貴金屬牛市可能會持續到2026年。
全球範圍內的避險需求是推動黃金牛市的核心動力。
市場普遍認爲,從特朗普政府的貿易關稅政策到俄烏衝突,再到對通脹的擔憂,幾乎所有傳統的黃金驅動因素都在同時起作用。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David Wilson表示:
如果你是一名投資者,你會把錢放在哪裏?如果你擔心美國經濟和債務前景,你還會想買傳統的避險資產美國國債嗎?答案是否定的。
除了個人投資者的避險需求,各國央行的持續買入也爲金價提供了堅實的支撐。根據諮詢公司Metals Focus的數據,自2022年以來,全球央行每年的黃金購買量都超過了1000公噸,預計今年將購買900公噸,這一水平是2016-2021年年均水平的兩倍。
在強勁的基本面支撐下,市場對金價的預期持續走高。高盛週一已將其2026年12月的黃金價格預測上調至每盎司4900美元。諮詢公司SP Angel的分析師John Meyer更是將此輪行情形容爲“一代人一遇的走勢”。
在本輪貴金屬上漲中,白銀的表現甚至比黃金更爲出色。當前,白銀不僅創下了自1979年以來的最大年度至今漲幅,其相對於黃金的優異表現也是15年來之最。
本週三,最活躍的白銀價格收於48.994美元的歷史高位,盤中一度突破49美元,上一次突破這一水平是在14年前。與突破4000美元的黃金價格相比,白銀價格微不足道,但今年迄今爲止,白銀已上漲67.55%,比黃金54.13%的漲幅高出13.42%。
白銀的強勢源於其工業與投資屬性的雙重驅動。一方面,太陽能電池板和人工智能相關半導體等領域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旺盛的工業需求。另一方面,部分認爲黃金交易已過於擁擠的投資者,正將目光轉向白銀作爲替代的避險工具。
此外,白銀市場的規模遠小於黃金,這意味着美元價值的波動對其價格影響更大。Gavekal Research的創始合夥人Louis-Vincent Gave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除非美聯儲轉向鷹派,或美元大幅走強,否則貴金屬牛市很難停止,而目前這些情況似乎都不太可能發生。
Sprott Asset Management的市場策略師Paul Wong認爲,如果銀價能持續交投於50美元上方,可能意味着“市場正在重新評估其經濟價值和價值儲存功能”。
黃金和白銀的強勁勢頭,也傳導至了鉑族金屬。主要用於汽車尾氣淨化催化劑的鈀金,本週三價格飆升近10%且連續第三日上漲,觸及每盎司1482美元以上,爲2023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過去一個月裏,鈀金價格上漲超過20%,漲幅超過了黃金的11%和白銀的近17%。儘管目前的價格仍不到其歷史高點3400美元的一半,但其年內近49%的漲幅,幾乎與黃金的表現相當。
鈀金的上漲,主要是在整個貴金屬板塊投資勢頭的帶動下實現的。在政治和經濟不確定性加劇的時期,投資者對避險金屬的投資需求,正從黃金和白銀蔓延至其他貴金屬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