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財年,美國的預算赤字保持在1.8萬億美元的高水平,幾乎沒有減少。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的最新數據顯示,儘管特朗普總統的關稅政策帶來了大量收入,但這些收入大部分被國債利息支出首次超過萬億美元,以及其他不斷增加的開支所抵消,導致美國的財政狀況幾乎沒有改善。

根據這個無黨派機構在10月8日週三發佈的報告,在截至9月30日的2025財年中,財政赤字僅比2024財年減少了80億美元。這一初步估算數據的發佈,正值美國聯邦政府可能因停擺而推遲財政部官方統計數據的公佈。財政部發言人沒有對報告的發佈時間發表評論。

CBO的估算顯示,在2025財年,聯邦政府的總收入增加了3080億美元,增長了6%,但總支出也增加了3010億美元,增長了4%。其中,公共債務的利息支出成爲推動開支增長的主要因素,其年度總額歷史上首次超過1万億美元。

在經濟擴張時期,如此高的赤字水平令經濟學家感到不安。根據CBO在9月份對GDP的預測進行估算,2025財年的赤字佔GDP比重約爲5.9%。這一數字給財政部長貝森特帶來了挑戰,他此前設定的目標是在2028年特朗普任期結束前,將該比例大幅削減至3%。

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是財政收入增長的主要貢獻者。CBO估算,在特朗普於今年1月重返白宮後,其對數十個國家加徵的關稅政策在夏季開始全面生效,推動2025財年的關稅收入達到1950億美元,遠高於上一財年的770億美元。

然而,這筆可觀的收入增長,在龐大的支出面前顯得微不足道。除了債務利息飆升外,社會保障福利支出也因生活成本調整以及2025年1月生效的新法案而增加了1210億美元,增長了8%。

與此同時,部分領域的支出則出現大幅削減。據CBO報告,教育部支出驟降2340億美元,降幅高達87%,主要與學生貸款會計方法的變更,以及特朗普在3月份簽署的旨在縮減該部門多項職能的行政命令有關。

在關稅收入增長的同時,企業所得稅收入的下滑則對財政構成了拖累。CBO數據顯示,與2024年相比,2025財年的企業所得稅收入下降了15%。

報告指出,這一下降部分源於特朗普標誌性的稅收和支出計劃。該法案於今年7月在國會通過並頒佈,允許企業在2025年就某些投資進行更大規模的稅前扣除,從而減少了部分預估稅款的繳納。

此外,部分原定於2023年繳納的稅收收入被推遲到2024年,也導致2025財年的企業稅收同比數據相對下降。

儘管5.9%的赤字佔GDP比例低於上一財年的6.4%,但在現代美國歷史上,於非危機或經濟衰退時期出現如此高的赤字水平實屬罕見。

不過,財政部長貝森特對關稅收入的持續增長表示樂觀。據報道,他曾表示,他預計關稅收入將在年底前逐月增長,年化稅收規模有望達到5000億美元。

然而,這一收入來源也面臨法律挑戰。貝森特承認,如果最高法院做出不利於關稅政策的裁決,對財政部而言將是“可怕的”。但他同時暗示,政府將設法通過總統擁有的其他授權來實施類似的關稅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