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华社7月3日的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与越南已经签订了贸易协议。特朗普指出,美国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的关税,对通过越南转运的商品征收40%的关税;越南则将对美国商品实行零关税政策,并向美国“完全开放市场”。
花旗银行的最新研究显示,新近公布的美越贸易协议并不是市场预期的“利好消息”,而是释放出了多个令人不安的信号。
花旗分析认为,20%的关税超出了预期,这将增加越南出口商的成本负担,未来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亚洲经济体;而对转运商品征收的40%高额关税,可能会对泰国、马来西亚等供应链相关国家造成冲击。考虑到美国在谈判中的地位增强,其他国家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大,未来的贸易协议可能对亚洲新兴市场更为不利。
央视新闻提到,7月9日是美国政府暂停征收“对等关税”90天的最后期限。随着这一日期的临近,亚洲各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贸易谈判压力。
花旗的报告指出,美越贸易协议的公布是一个积极的消息,因为它消除了不确定性,使企业能够进行更明确的规划。同时,这也暗示在90天关税豁免期结束前,美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达成协议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然而,负面信息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正面信息。这份协议的细节揭示了几个主要的风险点:
报告分析认为,鉴于美国股市目前处于高位,美国在贸易谈判中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越南的协议达成,无疑会给其他尚未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带来更大的压力,促使它们在短期内做出让步。这种不对称的谈判地位可能会导致未来达成的贸易协议对亚洲新兴市场更为不利。
花旗认为,美越贸易协议的签订,对亚洲的利率市场构成了持续的下行压力。
在利率市场,报告认为,亚洲各经济体将面临持续的降息压力。尽管多数央行已经进行了多轮降息,但韩国和马来西亚等国仍有进一步的宽松空间。以美越协议为参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将新元名义有效汇率(NEER)的升值斜率降至0%的可能性已经增加。对于泰国而言,其国内政治挑战和贸易谈判进展缓慢,增加了该国提前降息的可能性。
在外汇市场,影响则更为复杂。报告认为,“去美元化”的叙事仍在发酵,并可能持续。然而,此类贸易协议将损害亚洲新兴市场的贸易顺差,从而为本区域货币的走强设置了新的障碍。因此,报告认为欧元兑亚洲货币(EUR/Asia)的交叉盘将继续受到支撑。
在亚洲新兴市场内部,该协议对不同货币的影响将出现分化。报告判断,新台币、印尼盾、印度卢比和菲律宾比索受到的影响可能较小;而马来西亚林吉特、泰铢、韩元和新加坡元将受到更直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