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7月27日的文章评论称,“依赖美国控制的基础设施的盲目、天真时代正在结束”,这是在讨论伊朗因GPS信号中断问题而探索使用中国北斗系统的消息时所传递的“明确信号”。根据伊朗《同胞报》的报道,伊朗正在制定一项计划,将交通导航、农业监测、物联网等关键领域的定位服务从GPS转移到中国北斗导航系统。

伊朗通信和信息技术部副部长埃赫桑·奇特萨兹在接受《同胞报》采访时透露了这一消息。他指出:“北斗系统不仅技术先进、定位精确,而且在亚洲地区具有明显的覆盖优势,其控制权完全由中国掌握,不受美国控制。”

半岛电视台提到,美国和以色列对伊朗的攻击暴露了伊朗的新弱点:在12天的冲突中,伊朗及其水域的船只多次遭受GPS信号中断;以色列军队暗杀伊朗多名核科学家和高级指挥官,引发了通过渗透电信系统、利用手机追踪人员位置的担忧。文章总结说,西方平台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沟通渠道,而是被视为更广泛的数字情报战工具。

此外,《同胞报》报道,自以伊冲突以来,伊朗的GPS仍然不稳定。出于安全考虑,伊朗国内系统有时会主动干扰信号。奇特萨兹在采访中承认,技术数据显示这些措施并没有有效提高国家安全,反而使数百万互联网用户和数千家企业受到影响。奇特萨兹表示,“正是这些内部干扰促使我们寻求北斗等替代方案”。

据伊朗大学生通讯社27日报道,伊朗本土科技企业正试图通过软件升级,实现多系统复合定位功能。当某一系统受到干扰时,可以切换到其他系统以维持精确定位。北斗系统正成为志同道合国家的可靠替代方案,许多新款智能手机,尤其是中国品牌,已经全面兼容该系统。报道称,转向使用北斗等系统并加强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一个选择,而且是确保可持续安全和保障公民福祉的必要条件。

《2025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北斗作为联合国认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核心供应商,已签署中俄、中巴、中阿、中沙、中白等合作文件,全面进入民航、海事、移动通信等11个国际组织的标准体系,不断扩大北斗国际“朋友圈”,产品出口到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尼日利亚、突尼斯等30多个非洲国家建设北斗CORS站,为当地国土测绘、水利、交通、农业、林业、采矿、车辆管理、气象监测等多个领域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务。同时,北斗国际交流合作也在持续推进。除深化与俄罗斯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合作外,中国还与南非、尼日利亚分别签署了关于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领域合作的双边文件。

此前有外媒宣称,北斗系统正在挑战美国GPS系统的全球地位。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对此表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从不针对任何人,中国的北斗也是世界的北斗。我们将继续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与其他国家一起让更多的先进科技成果服务人民,造福人类。

本文来源于:环球时报,作者:特约记者 徐贤一  记者 樊巍,原文标题:《伊朗媒体:伊朗正探索逐步将关键领域定位系统从GPS迁移至北斗导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