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推出《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第二阶段,萧逸驹提出建议
团结香港基金绿色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主管萧逸驹对香港金管局正式推出《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第二阶段表示欢迎。本次更新包括转型活动、制造业及资讯与通讯科技业,与基金会的倡议相一致。在全球政策背景下,美国退出《巴黎协定》而欧盟通过Omnibus放宽监管,香港的这一举措显示了其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承诺。
萧逸驹强调,随着分类目录范畴的扩展,香港政府需要积极解决其实际使用率偏低的问题。他建议从企业与银行两方面入手。对于企业,监管机构应与业界协会合作,举办培训和工作坊,帮助企业掌握分类目录的技术细节和认证要求,提升企业符合标准的能力。
对于银行,萧逸驹建议,为配合香港金管局设定的“所有银行须于2050年或之前达至融资净零排放”的目标,当局可以考虑要求银行将其融资组合中的一部分贷款分配给符合分类目录的活动,逐步引导银行达标。此外,香港政府可以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例如向符合分类目录的活动提供利息补贴,以促进银行和企业更广泛地应用。
萧逸驹还补充说,从长远来看,香港政府可以借鉴欧盟的经验,逐步要求大型上市公司披露其营收中符合香港可持续金融分类目录的比例,使投资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绿色程度”。这不仅有助于加强绿色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减少“漂绿”风险,也与国际趋势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