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发布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指导意见

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于9月12日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旨在推动质量认证行业数字化变革,促进重点行业和领域数字化转型,以及对数字产业的支撑作用。

指导意见明确了两个阶段性目标:到2030年,将逐步完善新业态下的质量认证数字化建设顶层制度设计,健全数字化评价规则和技术规范,探索机器可读标准在认证中的应用,并选育10家优秀数字化认证机构和50个数字化认证项目,形成认证赋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优良案例。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层次清晰、守正创新的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加快构建高水平新型质量基础设施,并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认证制度,以适配各行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

推动服务业有效转型

指导意见聚焦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重点打造涵盖数字技术创新、数据要素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建设的系统化服务认证支撑体系。通过丰富数字公共服务认证,推动教育、医疗、养老、智慧城市和数字社区建设,促进服务业通过数字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实现产品设计、服务体验和管理决策的持续创新,并深入开展金融科技产品认证,探索实施金融领域服务认证,以推动金融服务安全防护水平提升。

加大对数字产业的质量认证支撑力度

指导意见还强调了对数字产业的质量认证支撑力度,包括聚焦数字化关键设备和产品质量认证服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质量认证体系,以及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这些措施旨在加强数字化关键领域的认证技术研究,开发产业发展所需的认证制度,并提升企业信用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了推进质量认证监管大数据体系建设,打造质量认证智慧监管新模式,以及强化质量认证数字资源应用等措施,以构建质量认证数字化发展的良好生态。

时间节点 目标
2030年 完善新业态下的质量认证数字化建设顶层制度设计,健全数字化评价规则和技术规范,选育10家优秀数字化认证机构和50个数字化认证项目。
2035年 全面建成层次清晰、守正创新的质量认证数字技术体系和实施体系,对接高标准经贸规则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化认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