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全球主要银行探索发行稳定币,华尔街态度转变

周五,十家全球主要银行宣布联合探索发行与法定货币挂钩的稳定币,这标志着传统金融加快融入区块链与加密资产生态的步伐。这一消息紧随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扩大加密投资渠道的决定,显示华尔街对数字资产态度的重大转变。

参与此次探索的机构包括美国银行(BAC.US)、高盛(GS.US)、花旗(C.US)、德意志银行(DB.US)、瑞银(UBS.US)、三菱日联金融集团、巴克莱银行(BCS.US)、道明银行(TD.US)、桑坦德银行(SAN.US)以及法国巴黎银行(BNPQY.US)。根据联合声明,各银行将共同研究在公共区块链上发行与七国集团(G7)主要货币1:1挂钩的数字资产,即稳定币(Stablecoin)的可行性。

声明指出:“本次合作旨在评估一种全行业的创新方案是否能够兼顾数字资产带来的效率提升与市场竞争力,同时确保符合所有监管要求及风险管理标准。”目前该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重点在于验证稳定币是否能在跨境支付、清算及资产流通中发挥实质作用。

稳定币市场现状

近年来,稳定币作为加密生态中的核心资产类型,逐渐吸引了金融巨头的关注。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态支持加密行业、比特币与以太坊等主流币种价格回升,传统金融机构正重新评估其在未来货币体系中的角色。

然而,监管层的担忧依旧存在。英国央行行长贝利警告,稳定币若由商业银行发行,可能会削弱传统银行体系在支付与结算中的核心地位。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在今年6月表示,私人机构发行的稳定币或将对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构成风险。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估算,目前约九成稳定币交易仍用于加密市场内部流动,仅约6%的交易与真实商品或服务支付相关。市场由总部位于萨尔瓦多的泰达币(Tether)主导,流通量达1790亿美元,占全球稳定币市场总规模的近六成。法国兴业银行今年通过旗下数字资产子公司发行了首个美元稳定币,但流通规模仅约3060万美元。

竞争与未来方向

与此同时,欧洲另一个由九家银行组成的财团(包括荷兰国际集团ING与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UniCredit)也计划推出欧元稳定币项目,显示该领域竞争正在加剧。

尽管稳定币是当下焦点,部分银行高管认为,未来更具潜力的方向在于“资产代币化”,即将存款、债券、股票等传统金融资产以区块链形式数字化。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在7月曾表示,“代币化存款”可能比稳定币更具战略意义,但各类试点项目的推进速度仍慢于预期。

与此同步,摩根士丹利也在行动。消息人士透露,该行已通知旗下理财顾问,自10月15日起,所有客户,包括退休账户持有人,都可通过摩根士丹利投资加密货币基金。这意味着此前仅限于净资产超过150万美元的高净值客户的渠道将向大众开放。摩根士丹利表示,公司将采用自动化风险监控机制,以防客户投资过度集中于波动性较高的加密资产。

稳定币市场主导者 流通量(亿美元) 市场份额
泰达币(Tether) 1790 近60%
法国兴业银行美元稳定币 3.06 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