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成美国经济增长引擎,对就业影响温和

根据美国银行旗下智库美银研究院的最新报告,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今年美国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尽管其对就业的影响目前仍较为温和。

报告指出,2025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尤其是在软件、计算和数据基础设施领域,已成为美国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2025年第二季度,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资本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个百分点。美银全球研究部估计,新增的人工智能投资在第一季度为经济增长贡献了1.2个百分点,第二季度贡献了1.3个百分点,助力美国经济在年初表现疲软后实现反弹。

小型企业加入人工智能浪潮

美银研究院通过内部交易数据发现,9月小型企业在科技服务方面的支出同比增长6.9%,其中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增长势头尤为强劲。报告强调,在整体经济环境不明朗的背景下,小型企业仍持续将科技支出列为优先事项,表明人工智能驱动的生产力工具正逐步向更多行业渗透。

数据中心拉动增长,推高能源需求

当前人工智能相关投资热潮主要集中在软件、计算及外围设备领域,但数据中心在整体低迷的建筑投资品类中,脱颖而出成为少数亮点之一。尽管数据中心在总投资中的占比规模仍很小,但它仍是大型高价建筑投资中的少数亮点之一。然而,这股投资热潮也带来了副作用,报告称今年消费者感受到能源价格涨幅超过了整体物价涨幅,能源服务通胀率远超整体CPI,尤其在数据中心需求旺盛的地区更为明显。

报告补充道,公用事业投资的增长明年可能成为资本支出的另一大推动力,尤其是若《大美丽法案》中的优惠税收激励政策能刺激更广泛的基础设施扩张,这一推动作用将更显著。

人工智能重塑生产力,对就业影响较小

尽管外界担忧人工智能会导致大规模失业,但美银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表明人工智能已造成大范围失业。报告指出,将主要行业的人工智能使用率与今年以来的就业变化进行对比后发现,人工智能使用率较高的行业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微弱的负相关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显著。事实上,在金融、专业服务、信息等白领行业,人工智能使用率与就业增长之间反而呈现正相关。

美银研究院表示,这些发现表明,对白领工作者而言,人工智能的影响目前主要体现在提升生产力方面。

未来劳动力前景:机遇与挑战并存

虽然人工智能对就业的长期影响尚不确定,但美国劳工统计局预测,2023年至2033年间,软件开发者的就业岗位将增长17.9%,个人财务顾问岗位将增长17.1%。与此同时,信贷分析师、理赔员、律师助理等岗位则面临更高的自动化风险。报告称,就目前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而言,其主要影响的是那些核心任务最易被复制的职业。

美银研究院表示,尽管人工智能投资仍有增长空间,但增长的可持续性取决于这股投资热潮能否从科技和数据基础设施领域向外拓展。若资本支出能延伸至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人工智能或将有助于缓解美国经济面临的部分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但报告也指出,若无法实现这一拓展,“消费者将继续承担为数据中心供能的部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