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于17日公布了其任期内的第四份政策报告,报告标题为“深化改革 心系民生 发挥优势 同创未来”。在这份政策报告中,特别用一整章的篇幅详细阐述了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协同发展的规划与安排,其中,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政策报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对于香港构建丰富的人才资源、知识储备和科技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这将提升香港的竞争力。香港在科技发展潜力方面表现突出,其在全球数码竞争力的科技排名中位列第三,在《2025年全球创新指数》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排名世界第一。
政策报告详细描述了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多项措施,包括优化创新科技建设的战略布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支持惠民科研、推进低空经济生态圈建设、推动航天科技发展、支持太空经济等。
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香港中文大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外务)黄锦辉表示,香港正在从政策规划、区域合作、科研投入和国际合作等多个维度协同推进,加速向全球科技创新高地迈进,并已取得显著成效。他分析称,此次政策报告公布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策略,包括重点完善创新科技生态、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等。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认为,政策报告从政策创新、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推动香港创新科技的发展。她强调,创新科技的发展必须以人才为核心。香港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排名全球第四、亚洲第一,这显示了其优质的教育体系和国际认可的人才竞争力。香港科技大学未来将进一步加强跨学科合作,并与政府及社会各界合作,完善创新科技产业链和高端人才库,助力香港创新科技实现新的突破。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主席陈祖恒表示,政策报告中关于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及赋能中小企业应用、制定“发展低空经济规划行动纲领”、降低“新型工业加速计划”申请门槛等政策措施,将有助于加强香港的科研实力和国际吸引力,促进产业和社会的转型升级。作为目前低空经济“监管沙盒”计划的技术合作伙伴,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项目技术评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未来也将在研究、技术评估和项目协调方面提供支持。
“这是行政长官第二次在政策报告中提及低空经济,业界对此充满期待。”中国香港低空经济协会创会主席张霆邦表示,政策报告中提出推进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低空经济生态圈,使香港成为低空创新应用的亚太区枢纽,这一定位非常准确。香港可以作为低空飞行的示范中心,结合政策报告中提出的成立“内地企业出海专班”,可以赋能内地低空经济企业出海,助力实现香港的定位目标。
香港经济智库主席石柱认为,香港的创新科技发展正在逐步构建起“政策-资本-生态”的立体支撑体系。创新科技产业引导基金启动后,将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资布局,与第三个“InnoHK创新香港研发平台”形成协同效应,显著提升香港的“创新科技密度”。
他表示,香港发展太空经济有利于推动当地制造业的升级,带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香港可以利用自身的科技、金融等优势,推动太空经济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落地,同时借助参与国家航天事业的机会,如参与嫦娥八号任务等,提升在太空经济领域的地位。
思谋集团创始人贾佳亚表示,新政策报告准确把握了全球科技革命的大趋势,既为香港创新科技生态注入了信心,也明确了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方向。作为本地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思谋集团将积极加大研发力度,深化创新科技合作,协助本地企业提升生产力,增强对香港经济社会的贡献,助力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