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4月23日盘后,特斯拉(Tesla)公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表面“利空”密布,却在盘后并未遭遇市场重挫,反而一度转涨。

特斯拉Q1财报“利空”股价却上涨

特斯拉Q1财报核心数据:营收、利润双双低于预期

特斯拉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其每股收益(EPS)为0.27美元,虽然低于市场预期的0.15美元,但仍显示出一定的韧性。营收为193.4亿美元,同比下降了9.2%,而且也低于市场预期的214.1亿美元。

项目 本季数据 市场预期 同比变化
每股收益(EPS) $0.27  $0.15  -
营收 $193.4亿 $214.1亿 ↓ 9.2%
毛利率 - - 下滑明显
汽车交付量 336681辆 - -13%
碳排放积分收入 上升 - 增长亮点

特斯拉Q1财报中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 汽车交付量下降:尤其是Model Y四大工厂的全面升级,导致产能调整和交付节奏滞后。

  • 售价下降:特斯拉的平均售价降低,受产品组合变化、促销折扣及汇率波动影响。

  • 应收款减少:特斯拉的应收款减少了约3亿美元,显示出一定的财务压力。

特斯拉Q1财报中揭示的挑战

特斯拉Q1财报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

1.电池材料的高度依赖性:特斯拉目前约40%的电池原材料来自中国,这使得公司在供应链上依赖过大,增加了成本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地缘政治风险。

2.价格战的加剧与库存压力:随着全球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加剧,尤其是在中国市场,特斯拉不得不参与价格战,这进一步侵蚀了毛利空间。

3.产能调整和裁员:由于产能过剩与需求错配,特斯拉也不得不进行裁员和停产调整,这一系列消息无疑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特斯拉Q1财报中的“亮点”与市场信心的支撑点

尽管特斯拉的主业汽车表现下滑,其非汽车业务仍表现出一定的亮点,有助于缓解整体财务压力:

板块 表现情况
能源生成与储能业务 实现同比增长,预计二季度或受季节影响下滑
服务与其他收入 增长稳定,贡献结构改善
政府碳排放积分 收入增长,支撑利润

这些“非汽车”板块的良好表现,有助于缓解公司整体业绩下行带来的负面影响。

特斯拉Q1财报发布后市场反应:为何股价逆势上涨?

令人意外的是,尽管特斯拉Q1财报不尽如人意,股价却并未大幅下跌,反而在盘后出现了上涨。分析其原因,首先是因为市场早已预期到业绩的下滑,财报发布后的负面影响较为有限。更重要的是,特斯拉的股东和投资者依旧看好马斯克的未来战略,尤其是他在业绩会上透露的几个关键发展方向:

1.新车型的推出:特斯拉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推出一款新车型,并且通过整合现有与下一代平台技术,利用现有的生产线大规模生产,预计到2027年,生产能力将提高60%以上。

2.Robotaxi与人形机器人的试点:马斯克透露,特斯拉将在2026年大规模生产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并在2025年进行大量试点。同时,公司还计划在今年试生产Octomas人形机器人,预计将其部署在生产线上,提升自动化程度。

3.锂精炼厂和材料生产设施: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的锂精炼厂和应急材料生产工厂预计将在今年投入使用,这些设施将减少上游材料的依赖,为后续的成本控制提供支持。

特斯拉的中长期挑战:销量下滑与政策风险

尽管特斯拉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布局方面有所进展,但其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

挑战 说明
全球销量下滑 特斯拉在华市占率从16%跌至不足9%
政策风险增加 数据合规审查、土地与补贴限制趋严
品牌与舆论风险 Robotaxi与FSD量产前景尚不明朗,马斯克政治立场引发争议

特斯拉在中美政策夹缝中需要谨慎应对。一方面,支持特朗普可能会引发海外市场的不满;另一方面,过度沉默可能影响其与美国政府的关系。

投资者心理:为何仍愿意给马斯克时间?

尽管短期前景充满不确定性,但投资者对马斯克的“造梦能力”仍存信心。他的不断重启、敢于归零的创业精神,给予市场一定希望。正如一位分析师所说:

“马斯克始终站在技术革新的前沿,无论是AI机器人、自动驾驶,还是空间科技。特斯拉不仅仅是一家车企,更是一种未来工业模型的实验场。”

特斯拉2025年Q1财报总结

当前困境

  • 特斯拉Q1财报财报显示,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未达预期,汽车交付量下滑,毛利率承压。

  • 面临成本压力、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品牌危机等挑战。

亮点凸显

  • 能源生成与储能业务、服务与其他收入实现增长,碳排放积分收入带动利润。

  • 新车型、无人驾驶出租车、机器人等战略项目正在推进,全球战略布局持续深化。

投资建议

  • 短期内,特斯拉股价波动性较大,投资者应谨慎应对。

  • 从长期来看,特斯拉在技术创新和市场占领方面的潜力仍值得关注。

  • 投资者需理性评估特斯拉的“愿景”与“兑现”差距,做出合理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