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核能產業迎來了特朗普政府的新動力。白宮通過頒佈四項行政命令,計劃在2030年之前啓動建設10座大型核電站,並在2050年之前將美國的核能發電能力提升至四倍。

根據24日的媒體報道,特朗普在週五簽署了行政命令,指示能源部推動在2030年之前開始建設10座大型反應堆,併爲現有反應堆的電力升級提供財政支持。在相關的說明文件中,白宮還批評了核監管委員會存在“過度風險規避文化”的問題,並要求核設施的排放量降至自然發生水平以下。

更爲激進的是,新政策爲核監管委員會設定了18個月的新反應堆審批時限,並呼籲能源和國防部門爲反應堆的開發提供便利。

白宮科技政策主任Michael Kratsios表示,這將引發“美國核能的復興”,並指出“美國的偉大創新者和企業家在核技術領域遭遇了重重障礙”。

消息一經發布,市場反應迅速且呈現出兩極化趨勢。

小型模塊化反應堆開發商Oklo的股價飆升了23%,該公司得到了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的支持;同樣開發小型模塊化反應堆的NuScale股價上漲了19.4%。核燃料公司Centrus Energy的股價上漲了21.6%,全球最大的上市鈾業公司Cameco的股價漲幅達到了11.1%。

特朗普宣佈核電新政,計劃在2030年前啓動10座大型核電站建設 - 圖片1

然而,大型公用事業核電公司的股價漲幅則相對有限——Constellation Energy的股價僅上漲了2.1%,Dominion Energy的股價上漲了1.1%,這表明投資者對傳統核電巨頭的未來持更加謹慎的態度。

儘管行業內對政府的支持表示歡迎,但質疑的聲音同樣強烈。有媒體報道引用了一位行業內部人士的話稱:

“在不知道《通脹削減法案》的稅收補貼、關稅或特朗普今天簽署的政策能持續多久的情況下,你如何規劃和融資一個需要數十億美元的項目?”

這種擔憂並非無的放矢。在過去的二十年裏,美國僅完成了兩座大型反應堆的建設,均位於佐治亞州的Vogtle核電站,建設成本超過了300億美元,是最初預算的兩倍。

核電初創公司Oklo的首席執行官Jacob DeWitte認爲,行政命令提供了“將監管體系恢復到其原始意圖”的機會,但他強調“我們需要將此與許可改革相結合”。

環保倡導組織憂思科學家聯盟的核專家Edwin Lyman則發出了嚴厲的警告,稱特朗普政府的行爲“嚴重損害了核監管委員會的獨立性和完整性”,“幾乎確保了這個國家將發生嚴重事故或其他輻射泄漏”。他指出:

“這樣的災難將摧毀公衆對核能的信任,並導致其他國家在未來幾十年內拒絕美國的核技術。”

在質疑聲中,高盛最近在其研究報告中對核能行業給出了積極的預測。

根據追風交易臺之前的報道,高盛認爲全球鈾礦市場正步入一個結構性短缺的時代。當前全球鈾礦供應體系面臨嚴峻挑戰。一方面,許多現有礦山已經運營超過30年,資源日益枯竭;另一方面,多個新建項目投產週期較長,例如NexGen能源的Rook I礦預計需要6至8年才能投入生產,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這一趨勢將在2025年開始加速,到2040年全球鈾礦缺口將達到1.3億磅。同時,隨着AI時代的到來,全球核電需求激增,全球核電裝機潮將迎來全面爆發。

分析指出,鈾礦供需失衡、核電需求激增及其他電氣化趨勢將共同推動核能產業鏈的投資價值。Zerohedge表示,核電主題將在2030年代持續超越市場,並可能持續至2040年。

值得注意的是,鈾現貨價格從2020年的30美元大幅上漲至2025年5月的85美元/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