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大宗商品市場正在經歷一次重要的價格調整,花旗銀行的報告比高盛的更爲積極。

10月9日,根據追風交易臺的報道,花旗銀行的最新研究報告對大宗商品的未來持更爲樂觀的態度,預測銅價在0-3個月內將上漲至1.1萬美元/噸,並預計到2026年第二季度銅價將穩定在1.2萬美元/噸。

尤爲關鍵的是,花旗在其報告中提出了六大潛在的推動因素,這些因素可能會使得1.2萬美元的目標提前實現。這與高盛設定的1萬-1.1萬美元/噸的“高位波動區間”形成了明顯的對比。同時,花旗對錫價的預測也相當強勁,預計爲4萬美元/噸。

分析認爲,無論是高盛還是花旗的報告,都顯示出市場對銅和錫的看漲情緒正在增強,其主要邏輯在於宏觀政策(例如降息預期、貨幣貶值)和結構性的供需失衡。

在最新的《Metal Matters》報告中,花旗大幅提高了對銅價和錫價的預測。具體來說,花旗將0-3個月的銅價目標從1.05萬美元/噸上調至1.1萬美元/噸,並預計到2026年第二季度銅價將平均達到1.2萬美元/噸。

花旗表示,儘管基準預測是銅價在2026年二季度達到1.2萬美元,但六大催化劑可能會顯著加快這一進程。這些催化劑包括美聯儲的人事變動、貿易協議的進展、財政刺激政策的實施以及銅礦供應的減少等,政策和政治動態成爲關鍵因素。

對於錫價,花旗的預測更爲激進,從之前的3.3萬-3.5萬美元/噸區間大幅上調至4萬美元/噸,並預計這一價格水平將在2025年第四季度實現,並在2026年全年保持這一水平,原因是印尼打擊非法開採,將進一步加劇全球錫供應的緊張狀況。

花旗認爲,市場有能力消化近期的需求擔憂,並提前反映2026年兩種金屬更爲樂觀的基本面對價格的影響。

見聞此前文章提到,與此相對,高盛雖然也看好銅價的長期基本面,但短期內則更爲謹慎。高盛認爲,銅價正在進入一個新的交易區間,即1萬美元至1.1萬美元/噸。

1萬美元的“新底線”:由供應端的結構性挑戰所支撐。礦山開採的難度和成本上升,導致供應增長緩慢(預計2025-2030年年均增長僅爲1.5%)。

高盛指出,爲了平衡本年代後期的市場,需要啓動南美的棕地項目,而這至少需要1.05萬美元/噸的激勵價格。此外,人工智能、國防等戰略性需求(高盛稱之爲從“銅博士”到“銅上校”的轉變)也爲價格提供了堅實的支撐。

1.1萬美元的“天花板”:主要源於市場短期的“近憂”。高盛預計2026年市場將有18萬噸的小幅過剩。

報告提到,高價格會刺激廢銅供應的增加,同時當銅鋁價格比超過4:1時(約對應銅價1.02萬美元),鋁的替代效應會顯著增強,從而限制銅價的上漲空間。

高盛還提到了一個關鍵變量——戰略儲備。如果中美等國進行戰略採購,可以吸收市場上的過剩庫存,爲價格提供下行保護。但如果儲備不及預期,價格則有跌破1萬美元的風險。

 

~~~~~~~~~~~~~~~~~~~~~~~~

以上精彩內容來自追風交易臺。

更詳細的解讀,包括實時解讀、一線研究等內容,請加入【追風交易臺▪年度會員

比高盛樂觀!花旗看好銅價至1.2萬美元,錫價到4萬美元 - 圖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