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大宗商品市场正在经历一次重要的价格调整,花旗银行的报告比高盛的更为积极。

10月9日,根据追风交易台的报道,花旗银行的最新研究报告对大宗商品的未来持更为乐观的态度,预测铜价在0-3个月内将上涨至1.1万美元/吨,并预计到2026年第二季度铜价将稳定在1.2万美元/吨。

尤为关键的是,花旗在其报告中提出了六大潜在的推动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使得1.2万美元的目标提前实现。这与高盛设定的1万-1.1万美元/吨的“高位波动区间”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同时,花旗对锡价的预测也相当强劲,预计为4万美元/吨。

分析认为,无论是高盛还是花旗的报告,都显示出市场对铜和锡的看涨情绪正在增强,其主要逻辑在于宏观政策(例如降息预期、货币贬值)和结构性的供需失衡。

在最新的《Metal Matters》报告中,花旗大幅提高了对铜价和锡价的预测。具体来说,花旗将0-3个月的铜价目标从1.05万美元/吨上调至1.1万美元/吨,并预计到2026年第二季度铜价将平均达到1.2万美元/吨。

花旗表示,尽管基准预测是铜价在2026年二季度达到1.2万美元,但六大催化剂可能会显著加快这一进程。这些催化剂包括美联储的人事变动、贸易协议的进展、财政刺激政策的实施以及铜矿供应的减少等,政策和政治动态成为关键因素。

对于锡价,花旗的预测更为激进,从之前的3.3万-3.5万美元/吨区间大幅上调至4万美元/吨,并预计这一价格水平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实现,并在2026年全年保持这一水平,原因是印尼打击非法开采,将进一步加剧全球锡供应的紧张状况。

花旗认为,市场有能力消化近期的需求担忧,并提前反映2026年两种金属更为乐观的基本面对价格的影响。

见闻此前文章提到,与此相对,高盛虽然也看好铜价的长期基本面,但短期内则更为谨慎。高盛认为,铜价正在进入一个新的交易区间,即1万美元至1.1万美元/吨。

1万美元的“新底线”:由供应端的结构性挑战所支撑。矿山开采的难度和成本上升,导致供应增长缓慢(预计2025-2030年年均增长仅为1.5%)。

高盛指出,为了平衡本年代后期的市场,需要启动南美的棕地项目,而这至少需要1.05万美元/吨的激励价格。此外,人工智能、国防等战略性需求(高盛称之为从“铜博士”到“铜上校”的转变)也为价格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1.1万美元的“天花板”:主要源于市场短期的“近忧”。高盛预计2026年市场将有18万吨的小幅过剩。

报告提到,高价格会刺激废铜供应的增加,同时当铜铝价格比超过4:1时(约对应铜价1.02万美元),铝的替代效应会显著增强,从而限制铜价的上涨空间。

高盛还提到了一个关键变量——战略储备。如果中美等国进行战略采购,可以吸收市场上的过剩库存,为价格提供下行保护。但如果储备不及预期,价格则有跌破1万美元的风险。

 

~~~~~~~~~~~~~~~~~~~~~~~~

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

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请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

比高盛乐观!花旗看好铜价至1.2万美元,锡价到4万美元 - 图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