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即週日,標誌着自2022年10月開始的美國股市本輪牛市的三週年紀念。在此期間,標普500指數累計增長了83%,市值增加了約28萬億美元。然而,隨着這一里程碑的到來,投資者們正激烈討論美股是否已經過快過高地上漲。
在美股本輪牛市的“三週年紀念日”到來之際,上週五(10月10日)卻出現了意外的大幅拋售,原因是特朗普威脅要對進口商品徵收“大幅增加”的關稅,導致標普500指數出現了自4月10日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儘管如此,過去12個月該指數仍然上漲了13%,是牛市第三年平均漲幅的兩倍。根據CFRA Research的數據,本輪牛市在三年內的漲幅已經相當於歷史上牛市四年的平均漲幅。
這使得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達到了25倍,創下了牛市第三年的歷史最高水平,CFRA首席投資策略師Sam Stovall表示:“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情況。”
然而,歷史數據顯示,在二戰以來的13次牛市中,有7次延續到了第四年,平均累計漲幅爲88%。
當前牛市的一個顯著特點是估值水平的快速上升。標普500指數的滾動市盈率已經達到了25倍,這是牛市第三年的最高記錄。相比之下,歷史上牛市在第三年時的估值水平要溫和得多。
Stovall指出,儘管歷史表明市場尚未過度透支,但這意味着漲幅需要儘快迴歸到合理水平。
他預測2026年可能是美股的艱難一年,原因包括昂貴的估值倍數、關稅和經濟擔憂,以及中期選舉年通常帶來的政策不確定性波動。
過去兩年,標普500指數連續錄得超過20%的漲幅,這是自1990年代末以來首次出現這種情況。在估值接近歷史高位的背景下,一些投資者開始考慮是否應該減少股票頭寸。
除了估值創歷史新高之外,本輪牛市的一個關鍵風險是過度集中在少數科技巨頭身上。英偉達在過去三年中飆升近1500%,Meta Platforms上漲超過450%,這些科技巨頭推動了整個市場的漲勢。
然而,大量股票表現落後。等權重版本的標普500指數自2022年10月以來落後於市值加權版本21個百分點,這是自至少1990年代以來牛市開始時的最大落後幅度。
富達投資全球宏觀總監Jurrien Timmer表示,這種情況不同尋常,因爲牛市通常在最初幾年會有更廣泛的參與,當時美聯儲會降息支持經濟。
但這次相反,央行在2022年加息以遏制通脹,導致了狹窄的集中度。所謂的“七巨頭”科技股目前佔據標普500指數權重的創紀錄三分之一。
儘管存在風險,但很少有專業投資者預測熊市的到來。
知名股市多頭、《Paulsen Perspectives》通訊作者Jim Paulsen認爲:
如果情況變糟,美聯儲可能會介入。他押注參與面將擴大到等權重股票和小盤股,在三年超額收益後會有一些顛簸。
Rose Advisors投資組合經理Patrick Fruzzetti建議現在是重新平衡投資組合的時候。他在科技板塊保持低配,轉而買入被打壓的醫療保健股,包括估值較低的生命科學公司和診斷公司。
"如果你在過去幾年從大型科技股的鉅額收益中受益,現在關注其他受益於降息的板塊是有意義的,"Fruzzetti補充道。
歷史數據爲股市樂觀主義者提供了支撐。
據CFRA統計,二戰以來牛市平均持續4.6年,標普500指數總回報率約爲157%。當前牛市剛滿三年,回報率爲83%,理論上股市仍有充足的上漲空間。Timmer表示:
"沒有跡象表明股市已進入危險區域。更大的風險是收益率升向5%,估值被迫重置,如果AI熱潮變成泡沫,可能引發大幅拋售。因此,擴大市場廣度從現在開始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