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放緩,出貨量達2.969億臺

根據Canalys(現併入Omdia)的最新研究,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僅實現0.2%的增長,出貨量達到2.969億臺。這一增長速度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回落,主要由於階段性換機高峯的結束以及廠商尋求更健康的庫存水平。

在品牌出貨量方面,三星以6050萬臺的出貨量鞏固了其市場第一的位置,蘋果以5500萬臺的出貨量位列第二,市場份額達到19%。小米以4180萬臺的出貨量穩居第三,市場份額爲14%,而vivo和OPPO分別以2290萬臺和2270萬臺的出貨量位列第四和第五位。

品牌 出貨量(萬臺) 市場份額(%)
三星 6050 -
蘋果 5500 19
小米 4180 14
vivo 2290 -
OPPO 2270 -

區域市場分析

Canalys首席分析師朱嘉弢指出,各區域智能手機市場狀況變得複雜。印度、拉美和中東等過去一年增長勢頭強勁的區域出現了明顯下滑,顯示出大衆產品區間換機需求的飽和。歐洲市場在經歷短暫復甦後再次下跌,廠商受困於去年末的旗艦機高庫存以及生態設計法案對未來中低端區間產品線的擾亂。然而,中國內地市場和非洲市場仍然呈現出旺盛的需求,分別受到國補政策刺激和活躍的零售渠道推動。

Canalys研究經理周樂軒補充道,美國智能手機市場在一季度同比增長12%,主要由蘋果推動。蘋果在關稅政策到來前積極備貨,儘管產自中國內地的iPhone設備仍佔美國出貨的大部分,但印度生產的iPhone設備正在加速出貨,主要爲iPhone 15和16系列的基礎版,iPhone 16 Pro系列也在加速生產。由於關稅政策的反覆變動,蘋果可能會繼續將美國相關機型的生產轉移至印度以減少風險。

市場展望與挑戰

朱嘉弢總結說,儘管第一季度市場表現平平,主要智能手機品牌暫時未有調整全年目標的計劃。廠商仍然寄希望於第二季度和下半年市場迎來回暖的趨勢。部分區域如東南亞、拉美等在3月份已經有逐步復甦的跡象。同時,逐漸降低的庫存水平和年中中低端新品逐漸上市給廠商帶來了信心。但是廠商仍將面對諸多挑戰,包括在大衆產品區間採取謹慎升級硬件規格的策略以應對成本上漲,中端US$200-400區間的競爭將更爲擁擠,以及全球性貿易戰可能催生越來越多的國家謀求智能手機的本地化生產,給廠商帶來潛在的投資及成本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