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東時間5月3號,在伯克希爾哈撒韋2025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長沃倫·巴菲特罕見地對當前的國際貿易政策表達了不滿。他指出,濫用關稅工具將帶來深遠的不良影響,並再次重申自由貿易對全球繁榮的重要意義。
退休計劃
94歲的“股神”沃倫·巴菲特正式宣佈,他計劃在今年年底交棒,由現任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接任首席執行官。這一決定雖然早在2021年已確定繼任人選,但巴菲特現場親自宣佈,仍令現場數萬名股東感到意外且感慨萬千,標誌着一個時代的謝幕。
巴菲特在會議尾聲表示:“現在是時候讓格雷格在年底成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了。”這句話在會場引發了陣陣掌聲和感慨。
自1965年巴菲特收購瀕臨破產的新英格蘭紡織廠以來,伯克希爾·哈撒韋歷經60年發展,已成長爲橫跨保險、鐵路、能源、製造等多個領域的超級巨頭,市值接近1.2萬億美元。今年股東大會召開前,伯克希爾股价再创历史新高,這也爲巴菲特的“交棒”增添了幾分圓滿的意味。
儘管宣佈退休,巴菲特強調自己不會徹底離開:“我依然會‘待在身邊’,在特殊情況下,比如出現巨大的投資機會時,我仍然能發揮一定作用。”不過他也明確表示,未來伯克希爾的實際經營和資本運作將完全交由阿貝爾負責。
令人欽佩的是,巴菲特作爲伯克希爾的最大股東,擁有超過1600億美元的股份,他承諾在退休後不會出售任何一股股票。他自信地說:“我會保留全部股份,這完全是出於經濟考慮,因爲我相信,在格雷格的管理下,伯克希爾的前景會比我掌舵時更好。”
在大會上,巴菲特高度評價了阿貝爾的能力,稱他的管理風格比自己更爲積極主動,也更適合如今龐大的伯克希爾集團:“格雷格的工作態度遠比我投入得多,效果也更好。說實話,我過去不太想做太多管理上的工作,但伯克希爾本身就是一家優秀的公司,讓我能夠‘偷懶’。”這句風趣的點評引發了現場股東們的笑聲。
現年62歲的阿貝爾出生於加拿大埃德蒙頓,擁有25年的伯克希爾工作經歷。他於2000年加入伯克希爾,當時公司收購了中美能源公司,隨後在2008年出任該公司CEO,並將其從一家地熱能小公司打造成多元化的能源巨頭。阿貝爾以穩健務實的風格贏得了巴菲特的信任,被認爲是最理想的接班人選。
談及未來戰略時,阿貝爾強調他會堅守巴菲特一貫的價值投資理念:“伯克希爾60年來的投資哲學和資本分配方式不會改變,我們會繼續堅持這一模式。”他還表示,伯克希爾目前手握高达3470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一旦市場出現合適的投資機會,他將毫不猶豫地出手。
巴菲特談美國關稅
巴菲特在會上表示:“貿易不應成爲武器。美國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50年前我們幾乎一無所有,如今卻成爲全球最重要的國家之一。這是前所未有的現象。”他進一步強調,施加懲罰性關稅是一個重大的錯誤,“當你面對75億人,而他們對你並不友好時,你卻因爲自己3億人口的成功而自鸣得意——我認爲這種做法既不正確,也不明智。”
近期,全球貿易環境持續動盪,市場因此出現劇烈波動,投資者情緒高度緊張。巴菲特的發言被視爲對當前局勢的一種理性回應。他指出:“我確實相信,世界其他國家越繁榮,這不僅不會讓我們受損,反而會使我們變得更繁榮,也會讓我們和我們的孩子們感到更加安全。”
這位94歲的“奧馬哈先知”多年來一直倡導經濟全球化和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他認爲,自由貿易是推動經濟增長和社會穩定的關鍵動力,而動輒施加關稅的政策不僅削弱了全球供應鏈的效率,還會侵蝕企業的長期利潤空間。
事實上,巴菲特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伯克希爾哈撒韋在最新公佈的第一季度財報中就提到,關稅以及其他地緣政治風險爲公司帶來了“相當大的不確定性”。報告寫道:“我們目前無法可靠地預測這些因素將如何影響公司的各項業務,包括產品成本、供應鏈效率以及客戶需求。”
從一季度業績來看,伯克希爾的核心經營利潤同比下降約14%,爲96.4億美元,而保險承保利潤更是驟降近一半,仅爲13.4億美元。公司指出,加利福尼亞的野火災害在一季度造成了約11億美元的损失,成爲拖累利润的直接原因。此外,美元走弱也使公司錄得約7.13億美元的外汇亏损。
儘管財報略顯沉重,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卻再次創下新高,截至今年3月底,公司持有的現金及等價物達到3470億美元。這反映出巴菲特在當前複雜的市場環境中採取了防禦性策略。事實上,公司已連續10個季度成爲淨賣方,僅在2024年就拋售了超過1340億美元的股票,主要減持了其兩大核心持倉——蘋果和美國銀行。
巴菲特在股東大會上坦言,目前市場的不確定性令人擔憂,因此公司選擇持幣觀望,而不是貿然出手抄底。他強調,投資者應該保持耐心,不應被短期市場波動所幹擾。伯克希爾一貫主張長期投資,堅持尋找具備可持續競爭優勢的企業,這一理念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顯得尤爲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一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出現自2022年以來的首次收縮,但伯克希爾的股價表現依舊亮眼。2025年至今,伯克希爾A類股累計上漲近19%,大幅跑贏大盤,這也顯示出市場對巴菲特領導下的穩健經營依然充滿信心。
在談到全球經濟前景時,巴菲特表示,推動全球繁榮將是一項長期的任務,也是實現經濟穩定的根本路徑。他指出:“我始終認爲,一個富裕和穩定的世界不僅符合所有國家的利益,也將爲未來的幾代人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他提醒投資者,儘管面對動盪不安的國際環境,伯克希爾將繼續堅持長期主義,不爲短期市場情緒所左右。同時,公司將在保險、鐵路、能源等核心業務領域持續投入,以確保業務的可持續增長。
巴菲特談現金儲備
巴菲特向投資者透露,公司手中創紀錄的現金儲備預計將在未來五年內迎來“出手”的時機。儘管目前市場上尚未出現理想的標的,但巴菲特對未來充滿信心,並暗示,鉅額資金的合理部署只是時間問題。
在回應有關伯克希爾爲何一直持有大量現金的提問時,巴菲特表示:“關於何時拿出這些現金投資,這種事明天發生的概率很低,但五年內發生的可能性並不小。”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伯克希爾的現金及等價物已超過347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外界普遍關心,這筆鉅額現金何時會真正投入市場,釋放其潛在價值。
巴菲特解釋稱,投資機會往往是不可預測且無序出現的,“投資這項業務的一個問題是,機會並不會按順序到來。”他指出,公司一直在尋找能夠帶來長期價值的資產,但高質量的投資標的是稀缺資源,需要耐心等待。他補充道:“隨着時間的推移,找到好機會的概率會變高。”
巴菲特一直強調,伯克希爾的投資哲學是“保持耐心、守住底線”,絕不爲追逐短期利潤而倉促出手。近幾年,公司雖然進行了少量投資,但整體上仍是“淨賣方”。2024年,伯克希爾賣出了超過1340億美元的股票,尤其是減持了其兩大重倉——蘋果和美國銀行。這一系列操作顯示出公司在面對市場高估時選擇保守應對,等待更具吸引力的入場時機。
儘管市場上對伯克希爾龐大的現金儲備存在質疑,認爲資金未被充分利用可能影響收益,但巴菲特對此始終保持冷靜。他認爲,真正優秀的投資機會是值得等待的,而不是因市場壓力而被迫出手。他在會上重申:“我們寧可暫時不賺,也不會冒險投入那些我們不完全瞭解或信心不足的領域。”
有分析指出,伯克希爾的鉅額現金緩衝或許還有另一個用途:應對公司交接班可能出現的動盪。KBW分析師Meyer Shields稱:“巴菲特積累如此多的現金,可能是在爲管理層過渡做準備。”
巴菲特談美國經濟
在2025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儘管美國經濟前景引發市場憂慮,董事長沃倫·巴菲特依然重申了他對美國的堅定信心。他表示,無論經歷多少挑戰,他始終相信美國擁有獨特的韌性和機遇,這也是他堅持“重倉美國”的根本原因。
巴菲特在會上深情回顧道:“我提到過,美國最初是一個農業社會,雖然當初立下了宏偉的承諾,但執行得並不完美。我們一直處於變革之中,也總能找到各種各樣值得批評的地方。但我此生最幸運的日子,就是我出生的那一天——因爲我是出生在美國的。”
在全球面臨經濟放緩、地緣緊張以及多重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許多投資者對美國的經濟走向和全球地位感到擔憂。然而,巴菲特以歷史視角作出回應,強調美國已多次在重大危機中證明了自身的韌性。他說:“我們經歷過嚴重的經濟衰退,經歷過世界大戰,還見證了原子彈的發展,這些都是我出生時從未想象過的事情。所以,如果有人因爲眼前的問題而感到氣餒,我不會認同這種心態。”
儘管巴菲特在本次大會上曾批評當前的貿易政策,指出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但他始終將這些視爲短期波動,不會動搖他對美國市場的長期信心。他強調:“我們確實有很多尚未解決的問題,但那並不意味着我們失去了前進的動力或機會。”
巴菲特談日本市場
在2025年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董事長沃倫·巴菲特再次強調了對日本市場的堅定信心。他表示,即便未來日本央行上調利率,也不會動搖其持有日本股票的決心。這一表態無疑爲市場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特別是在全球金融環境日益複雜的背景下。
當被問及是否會因潛在的加息而停止在日本的投資時,巴菲特直言:“在接下來的50年裏,我們根本不會考慮賣出這些股票。”他指出,日本市場的表現“極爲出色”,並提到,像蘋果、美國運通和可口可樂等公司在日本的業務表現都非常強勁。這印證了日本作爲全球第三大經濟體,依然具備強大的消費潛力和穩定的市場環境。
巴菲特特別提到,他投資的幾家日本公司都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和信任。他表示,這些公司不僅在業務上卓有成效,而且在合作關係上也展現出了極高的誠信與專業精神。他坦言:“他們待我非常好,這種關係是超級長期的。”
巴菲特還指出,日本企業的商業文化和運營方式與其他國家存在顯著差異,但正是這種多樣性構成了全球商業的獨特魅力。他說:“他們有不同的習慣,也有不同的商業方法——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而我們完全沒有任何打算去改變他們的做法,因爲他們做得非常成功。”
在談到未來的投資策略時,巴菲特再次重申:“我們不會賣出任何股票。這幾十年內都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甚至更久。”他表示,日本的投資“完全符合我們的投資理念”,是伯克希爾多元化國際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
伯克希爾副董事長Greg Abel也補充道,公司對日本投資的設想是“持有50年,甚至更久”。這表明,伯克希爾不僅將日本視爲一個短期收益的市場,更將其納入長期戰略版圖,力求在穩定與增長中獲取持續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伯克希爾對日本市場的興趣持續升溫。自2020年以來,公司已大規模買入多家日本綜合商社的股份,並逐步增持。這些投資不僅爲伯克希爾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也深化了其在亞洲市場的影響力。
伯克希爾保險掌門人持續觀望AI機遇
在2025年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旗下保險業務負責人阿吉特·賈恩(Ajit Jain)談及人工智能(AI)技術時表示,AI有潛力徹底改變保險行業的運營模式,包括風險評估、定價、銷售以及理賠等多個核心環節。他直言,AI“可能成爲真正的遊戲規則改變者”,帶來全新的行業格局。
不過,賈恩同時強調,伯克希爾並不會盲目跟風投身這一潮流。他坦言:“我確實認爲,人們往往會投入鉅額資金去追逐下一個看似時髦的東西。我們在成爲最快行動者或市場先行者方面,並不是特別擅長。”他指出,伯克希爾一貫秉持“謹慎行事”的風格,更傾向於等待機會成熟,全面評估潛在風險、收益以及失敗的可能性後,再作出戰略決策。
當前,AI在保險行業的應用已經初見端倪,不少保險公司積極探索通過AI實現更精準的風險控制和客戶服務。然而,賈恩認爲,這一領域仍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距離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尚需時日。他透露:“目前,我們的個別保險業務正在嘗試使用AI,探索如何最大化利用這一技術,但我們還沒有大規模、系統性地投入大量資金。”
儘管伯克希爾暫時採取觀望策略,賈恩強調,公司始終保持“隨時準備出手”的姿態。一旦發現切實可行、回報與風險匹配的投資機會,公司將迅速行動。他表示:“我們會保持高度敏感,一旦合適的機會出現,我們會果斷進入市場。”
賈恩的講話充分體現了伯克希爾在面對新興技術時的務實態度。與許多企業爭相押注AI不同,伯克希爾更注重風險管理和長遠佈局,而非盲目追求短期熱點。巴菲特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伯克希爾的投資理念是“看得懂的生意”,只有在充分理解新興技術如何影響核心業務後,纔會大規模投入。
當前,隨着AI技術的迅速發展,保險行業面臨着數字化轉型的巨大機遇。從利用機器學習進行精準定價,到通過自動化流程提高理賠效率,AI的應用前景被業內普遍看好。然而,这一进程也伴隨着诸多挑战,包括數據隱私保護、算法偏差以及潛在的監管風險等。
賈恩的講話爲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清晰的信號:伯克希爾並未忽視AI的潛力,但會堅持其一貫的“安全邊際”原則,確保在充分權衡各方因素後再做出投資決策。這種謹慎的策略,既體現了伯克希爾對創新的重視,也彰顯出其作爲全球保險巨頭的穩健本色。
未來,AI是否真的能在保險行業掀起革命,伯克希爾是否會在關鍵時刻果斷切入,仍值得持續關注。正如賈恩所言:“我們會持續保持警覺,並在時機成熟時迅速行動。”
伯克希爾哈撒韋一季度業績承壓
伯克希爾哈撒韋同時發佈了2025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向投資者呈現了公司在複雜市場環境下的最新經營表現。儘管季度內受投資波動和外匯影響,整體盈利出現下滑,但其核心業務表現依然穩健,彰顯了伯克希爾一貫的抗壓能力和長期戰略眼光。
從經營層面來看,伯克希爾2025年一季度的總經營利潤爲96.41億美元,較2024年同期的112.22億美元下降约14%。其中,保險承保利潤爲13.3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5.98億美元明显减少,主要受自然災害影響。報告提到,2025年一季度公司遭遇了大規模的外匯損失,約爲7.13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獲得了5.97億美元的外汇收益。這一對比顯示出外匯市場波動對業績帶來的直接衝擊。
不過,保險投資收益在本季度實現了增長,從2024年一季度的25.98億美元上升至28.93億美元,部分對沖了承保端的下滑。此外,伯克希爾能源公司貢獻了10.97億美元的利润,顯著高於去年同期的7.17億美元,展現出能源板塊的持續擴張勢頭。BNSF鐵路業務則錄得12.14億美元的利润,也高於去年的11.43億美元。
製造業、服務業及零售業務方面,總利潤爲30.6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30.88億美元基本持平,顯示出公司在消費及工業領域的穩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類別下的利潤大幅下降,從去年同期的10.78億美元降至4100萬美元,主要受到外匯損失的拖累。不過,該部分也包括來自美國國債及其他投資的利息和股息收入,2025年達到了8.69億美元,遠高於去年的3.03億美元,體現了公司在低風險資產配置上的策略調整。
報告中特別提到,按照美國公認會計准則(GAAP),公司必須將股權投資的未實現盈虧計入投資收益(損失)中。因此,本季度投资損失约为74億美元,而去年同期的投资損失为97億美元。雖然這些數字對淨利潤有直接影響,但伯克希爾提醒投資者,這類季度性波動通常“意義不大”,容易誤導不熟悉會計規則的投資者。事實上,淨利潤的短期波動很難準確反映公司的實際經營狀況,投資者應更多關注核心經營數據。
截至2025年3月31日,伯克希爾的保險浮存金達到了1730億美元,比2024年底增加了20億美元,這繼續爲公司的龐大投資池提供了低成本資金來源。此外,伯克希爾的現金儲備維持在歷史高位,爲未來潛在的大額投資提供了充足彈藥。
2025年一季度伯克希爾雖然在淨利潤和部分業務板塊上面臨壓力,但其經營基本面依舊堅實,保險、能源、鐵路等核心業務繼續穩定貢獻盈利。同時,公司充裕的浮存金和現金儲備,確保其在未來市場波動中具備強大的戰略主動權。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伯克希爾通過透明的財務披露和穩健的投資策略,向投資者傳遞出“短期波動無礙長期價值”的明確信號。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衆號“wind萬得”,FOREXBNB編輯:陳宇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