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金融市場新動向:機構投資者構築美元疲軟防火牆
近期紐約金融市場出現新動向,海外資產管理機構與養老金正在加速構築美元疲軟防火牆,以規避美國股市投資組合因匯率波動遭受雙重衝擊。這種防禦性佈局源於美元走勢與美股表現的關聯性突變。當美元指數因特朗普政府4月2日宣佈的全球關稅政策重挫6.5%、創三年新低時,傳統認知中"美股下跌時美元走強提供緩衝"的避險邏輯出現裂痕,迫使投資者重新審視貨幣風險對沖策略。
羅素投資集團披露的數據揭示了機構投資者的轉向軌跡:在歐洲和英國的養老金客戶中,約10%的資產組合已上調國際股票投資的對沖比率,部分激進者更將風險覆蓋比例從50%大幅躍升至75%。該機構倫敦固定收益及外匯策略主管範盧指出,這種轉變折射出投資者對美元持續弱勢的深度憂慮,今年以來美元指數累計下挫10%,而同期標普500指數在經歷4月暴跌後反而創下24%的強勁反彈,MSCI全球股票指數(除美國)更是飆升16%,傳統資產配置邏輯遭遇嚴峻挑戰。
法國巴黎銀行資產管理的操作更具代表性:這家掌管多國主權財富基金及央行資產的管理機構,正系統性削減美元敞口。其外匯投資組合經理瓦薩洛透露,該機構通過股票和固收組合雙管齊下拋售美元,同步構建歐元、日元、澳元的多頭期權頭寸,與此前小幅"做多美元"的策略形成鮮明對比。這種轉向背後,是對美國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及國際資本流動環境惡化的預判,"更具對抗性的政策機制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瓦薩洛直言。
不同機構對美元估值的判斷出現分化
值得關注的是,不同機構對美元估值的判斷出現分化。聖詹姆斯廣場資本在6月策略檢視後選擇維持英鎊對沖上限,將海外貨幣風險敞口壓縮20%,首席投資官奧努埃克伍西坦言此舉"顯著優化了客戶收益曲線"。但該機構同時小幅下調美元對沖比例,認爲當前美元匯率已接近長期公允價值。這種矛盾心態在北方信託的調研中得到印證:其全球貨幣管理主管費爾南德斯指出,資產風險相關性裂痕擴大正驅動對沖需求激增,"一旦啓動對沖討論,最終上調對沖比例幾乎成爲必然"。
數據印證着市場情緒的微妙變化:羅素投資統計顯示,過去12個月MSCI美國指數的歐元對沖版本實現零收益,而未對沖版本暴跌8.3%,同期美元兌歐元匯率重挫13%。這種匯率損耗直接衝擊着持有30萬億美元美國證券(含17萬億美股、12萬億美債)的海外投資者。BNY Markets宏觀策略師維利斯觀察到,美元遠期合約拋售量創四年新高,即便面臨關稅政策波動或地緣衝突可能引發的美元反彈,投資者仍選擇用腳投票。
外匯衍生品成爲核心武器
這場靜默的貨幣保衛戰中,外匯衍生品成爲核心武器:資產管理人通過遠期合約拋售美元兌歐元、英鎊等基礎貨幣,輔以期權工具構築風險屏障。當美元貶值時,這些對沖頭寸的價值攀升恰好抵消股票組合的匯率損失。正如MillTech基金解決方案主管麥肯納所言,曾經隱於幕後的外匯對沖操作,正因美元異常波動重新登上機構決策層的核心議程。
指數/貨幣 | 對沖版本收益 | 未對沖版本收益 | 匯率變動 |
---|---|---|---|
MSCI美國指數(歐元對沖) | 0% | -8.3%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