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多地啓動港美股投資收益自查補稅行動
2025年初,中國針對境內居民港美股投資收益的自查補稅行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省市稅務部門通過短信、電話、自查通知等形式,要求通過富途、老虎證券等境外券商開戶投資港美股的內地居民,對2022至2024年的境外所得進行申報並補稅。首輪重點覆蓋高淨值“大戶”,補繳金額從十餘萬元到上百萬元不等,包括稅款及滯納金。
補稅原因及稅種
中國對境內居民境外所得徵稅的法律依據早已明確,居民個人的境外投資收益、利息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及境外任職受僱所得均需依法申報。CRS機制下,稅務局能通過交換信息獲取納稅居民境外金融資產信息,但稅務局通過當前CRS交換來的信息暫時無法判斷賬戶是否盈利,因此還需要納稅人自主計算並申報。境外投資收益徵稅涉及資本利得稅和股息紅利稅,均適用20%的比例稅率。
補稅影響及趨勢
香港券商表示,本輪補稅通知對公司業務並無顯著衝擊。內地居民通過境外券商直接開戶投資港美股的行爲已被監管界定爲不合規,多數持牌機構已嚴格按照規定暫停相關新增業務,行業整體受衝擊程度可控。
5月後,補稅通知頻率顯著增加,覆蓋地區也從一線城市向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活躍區域擴散。通過香港富途、老虎等券商開戶投資港美股的內地居民成爲主要通知對象,通知形式包括短信、電話等,要求投資者自查境內外所得並及時報稅,追溯期集中在2022-2024這三年。
根據稅務機關五步工作法:提醒警示、督促整改、約談警示、立案稽查、公開曝光,目前尚處於第一步“提醒警示”階段。本輪自查通知不僅限於居民的境外投資收益,還包括境外利息所得、境外財產轉讓所得以及境外任職受僱所得,這四類收入是稅務局在通知自查時重點提醒的。
稅種 | 稅率 | 說明 |
---|---|---|
資本利得稅 | 20% | 股票買賣差價,通過港股通渠道投資的資本利得暫免個人所得稅至2027年底。 |
股息紅利稅 | 20% | 美股股息美國預扣10%,投資者需向中國補繳10%;港股H股按20%徵收。 |
儘管多數投資者收到了當地稅務局的相關通知,但國家層面,如稅務總局,並未針對內地居民境外投資收益徵稅出臺相關細則,針對居民個人境外投資的稅收徵管仍處於“弱執行”狀態。
隨着CRS機制的完善落實,以及中國跨境投資監控尤其逃避稅行爲監測的技術進步、政策強化,全球徵稅的執行力度加大成爲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