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總商會向政府提呈《施政報告》建議書,強調建立信心與國際競爭力
香港總商會領導層於7月22日與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會面,就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呈建議書。總商會主席陳瑞娟及理事們出席了會面,強調在地緣政局變化和全球經濟不明朗的背景下,香港必須鞏固其國際地位及有利的營商環境。
總商會提出了三階段策略:首先,採取即時行動以建立信心;其次,以加快智慧城市轉型爲中期目標;最後,長遠建立韌力。
國際化程度與人才發展
陳瑞娟引述總商會最近公佈的《亞洲城市國際化指數》,結果顯示香港爲國際化程度最高的亞洲主要城市。該指數和其他國際機構進行的調查提供了寶貴數據,有助於香港加強信心及國際競爭力,吸引更多國際機構及重點企業來港,促進總部經濟發展。
面對科技發展和經濟轉型,香港必須培育人才以滿足未來經濟發展的需求。總商會強調,吸引全球專才的同時,也要優先投資本地人才發展,培育高技術勞動力。
數碼創新發展與環境政策
爲保持競爭力,香港必須加快數碼創新發展,通過投資於人工智能和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在各行各業推動創新,提升效率。
另一項主要建議是推行高效的環境政策,同時改善環境和經濟表現。促進循環經濟和提升生活質量將支持人口增長,吸引並留住本地和國際人才。此外,當局亦要通過制定人口和醫療策略,積極應對人口挑戰。
陳瑞娟表示,總商會讚賞政府堅定提高治理水平,並支持當局着力爲香港加強信心和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