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股市預計在第二季度財報季中獲得提振,科技股表現強勁
根據最新的Markets Pulse調查,美國股市預計將在第二季度財報季中獲得提振,擺脫關稅風險。在102名受訪者中,近三分之二的人認爲,隨着財報季進入高峯,美國股市的表現將優於美國國債,並帶來更好的波動性調整後回報。受訪者特別指出,科技股有望在本財報季表現最強勁,並繼續支撐股市的樂觀前景。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解決方案副首席投資官Max Gokhman表示:“當你設定如此低的門檻,如此多的公司下調甚至撤回業績指引,而最終的盈利卻超出預期時,美國股市就會再次變得有吸引力。當科技股開始公佈業績時,它們仍然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第二季度財報季剛剛開始,但標普500指數成分股的業績指引已經好於分析師預期。財報發佈前,華爾街預測盈利增速僅爲2.8%,爲2023年年中以來的最低水平。受銀行業績穩健的影響,盈利增速預期已略高於3%。
科技巨頭與非必需消費品公司表現差異顯著
儘管如此,七大科技巨頭與標普500指數其他成分股之間仍然存在巨大差距。根據Bloomberg Intelligence彙編的數據,科技巨頭在人工智能需求強勁的背景下預計將實現近15%的利潤增長,而其餘493家公司的利潤幾乎沒有增長。
調查受訪者表示,由於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關稅對利潤率造成壓力,非必需消費品公司最容易受到影響。
通用汽車(GM.US)週二公佈的財報顯示,該公司利潤因關稅損失了11億美元,這讓人們得以一窺關稅的影響。與此同時,沃爾瑪(WMT.US)等公司爲應對貿易戰而試圖漲價,這些舉措激怒特朗普。
關稅對企業盈利構成最大風險
當被問及哪些因素會對企業盈利構成最大風險時,絕大多數受訪者提到了關稅。Gokhman補充道:“有趣的是,儘管人們普遍認爲關稅是最大的風險,但很少有人會採取應對措施。”
摩根士丹利表示,部分原因在於,隨着各公司探索各種方法來減輕衝擊,包括供應鏈多樣化、定價權以及與供應商的談判等,不同公司受到的影響將有所不同。
包括Michael Wilson在內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在週一的報告中寫道:“我們並沒有看到該指數成分股公司對關稅影響利潤率表現出明顯的擔憂。雖然我們承認這種情況可能會在第三季度發生變化,但到目前爲止,大部分影響都體現在消費品領域。”
略多於一半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將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裏保持股票敞口不變,這表明投資者對美國股市的信心勝過任何貿易不確定性。
預測盈利增速 | 華爾街預測 | 實際預期 |
---|---|---|
財報發佈前 | 2.8% | 略高於3% |
科技巨頭與其他公司利潤增長對比 | 科技巨頭 | 其他公司 |
---|---|---|
預計利潤增長 | 近15% | 幾乎沒有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