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機場三跑道系統提升規模,科技及創新助力“由量變質”

香港機管局主席林天福近日表示,香港機場的三跑道系統使機場規模擴大了50%,但要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飛躍,必須依靠科技和創新。他強調,除了建立完善的科技體系和基礎設施外,科技的應用也應滲透到機場的日常運營中,包括自動化、人工智能和數字化的運用。目前,香港機管局正在逐步實施這些措施。

林天福特別指出,數據的運用至關重要。香港國際機場的貨運數據平臺不僅簡化了流程、提高了運營效率,還協助了貿易融資和保險安排,推動了行業的全面數字化。他希望香港機管局與香港金管局能夠持續推進這方面的發展,擴展合作範圍,共享空運數據,使金融機構能夠更容易、更直接、更全面地瞭解行業業務狀況和融資需求,從而縮短中小企業的融資流程並優化借貸風險管理。

大灣區空運貨運與香港機場的合作

林天福提到,大灣區有70%的國際空運貨運是通過香港國際機場運送的。爲了繼續發揮其戰略功能,香港機管局已在東莞成立了“香港-東莞空港中心”,利用東莞的成本優勢和香港機場的獨特資源。他透露,目前已有120家貨運代理商和超過20家航空公司在東莞收貨,顯示業界正在積極使用東莞的設施。

林天福預計,海空聯運模式全面運作後,將有助於業界減少30%的運輸時間,節省50%的成本,從而提升競爭力。他期望通過科技和業態創新,幫助業界增加競爭力,推動香港的經濟發展,並使香港成爲亞洲的超級商貿樞紐。他還指出,香港的單日客運量已恢復至近20萬人次,達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預計效益 運輸時間減少 30%
預計效益 成本節省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