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XBNB獲悉,7月31日,香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商經局)副局長陳百里博士在立法會會議上,就“積極拓展香港新經濟增長點”議員議案進行總結髮言。他表示,香港政府已採取多項措施拓展經濟增長點,包括加強內聯外通、招商引資,升級轉型、推動創新等,此外還積極利用香港在金融、貿易、專業服務、文化、旅遊、體育、教育等的優勢,配合外來機遇,專門發展有長遠潛力的範疇,打造產業多元化。
加強內聯外通、招商引資
陳百里表示,香港政府一直透過不同措施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和吸引力。在《2025年世界競爭力年報》,香港整體排名晉身全球首三位最具競爭力的經濟體,在“商業法規”和“稅務政策”排名更是全球第一。今次是自2019年後,香港首次重返全球三甲,顯示政府的施政方向整體正確,各項政策取得了成效。尤其在招商引資方面,在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期間,投資推廣署已協助約1300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預計帶來直接投資額超過1,600億港元,並在有關企業設立或擴展業務的首年,合共創造超過19000個職位。以上數字已超越2022年《施政報告》所訂的績效指標。
而在深化與內地的聯繫方面,因應內地市場對香港的專業服務需求日漸增加,政府會繼續把握《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下內地給予香港的優惠措施,助力香港企業和專業人才爲內地市場提供優質產品和服務。例如,在CEPA框架下籤訂的《修訂協議二》增加了“港資港法”和“港資港仲裁”作爲便利香港投資者的措施,正好支持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試點城市註冊的港資企業。此外,大灣區市场在多个范畴以先行先试的方式对香港作更大程度开放,让香港服务提供者在大灣區市场提供更多样化的专业服务,爲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以及外來投資者帶來新商機。
在深化與國際市場的聯繫方面,儘管海外市場經濟放緩、地緣政治帶來衝擊、美國的不合理關稅措施等帶來不少挑戰和不明朗因素,香港政府正積極透過多元化措施開拓新興市場,鞏固香港作爲國際貿易中心的地位。自2022年上任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先後五次率領高級別商貿代表團兩度出訪中東和三度出訪東盟,爲香港開拓商機及加強與這些經濟體的關係。這些訪問成果非常理想,與東盟各國不同單位簽署接近90份合作備忘錄和協議,涉及範疇廣泛。香港政府會繼續加強相關工作,積極開拓新經濟增長點。另外,香港會繼續擔當好作爲“一帶一路”功能平臺的角色,爲國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作出貢獻。
升級轉型、推動創新
在加大力度幫助業界升級轉型、推動創新方面,香港政府正推出多項措施推動高增值產業發展。爲進一步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支援計劃,包括“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支持策略性產業的企業在香港設立新智能生產設施,利用創科升級轉型,轉向智能製造。政府除了將於今年內推出先導計劃爲香港本地製造業提供配對資助,鼓勵業界引入智能生產升級轉型生產線外,亦將設立“創科產業引導基金”,加強引導市場資金投資指定策略性新興及未來產業,系統性建設創科產業生態圈。
在太空經濟方面,除了在開場發言所提及的措施外,香港政府亦希望將科研投入成果化,其中InnoHK旗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的研究成果將直接應用於嫦娥八號探月任務,成爲中國牽頭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先行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爲國家的航天發展作出貢獻。就低軌衛星的工作方面,政府希望經簡化的申請制度能吸引投資、人才和企業以香港作爲發展低軌衛星業務的基地。
促進金融創新、締造領先地位
金融創新方面,香港政府正就數字資產交易服務提供者和數字資產託管服務提供者發牌制度的立法建議諮詢公衆,諮詢期至八月底。參考公衆意見及市場發展,政府會訂定相關發牌制度的細節,秉持“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的原則,促進香港數字資產市場健康、負責任和可持續發展。
利用自身優勢、打造產業多元化
就發展伊斯蘭市場方面,現時香港的金融市場有各種伊斯蘭金融產品及服務,香港金融管理局與沙特阿拉伯公共投資基金簽署諒解備忘錄,共同出資支持創設一項目標規模達10億美元的新投資基金,促進與香港和大灣區有聯繫的企業在沙特當地發展。政府將繼續推展伊斯蘭市場有關金融、經貿及旅遊發展的工作,全方位把握伊斯蘭市場的各種機遇。
在專業認證服務方面,政府會持續提升相關部門的能力,並向業界提供優質的認可服務及推出新認可服務。政府部門亦會善用香港檢測認證業界的專業服務,從而確認市面上的產品及服務符合相關標準,例如議員提及的中藥或白酒等,以保障消費者的利益和安全。
在綠色產業方面,爲達致經濟及環境雙贏發展,香港會透過善用已修復堆填區,以及相關科研及技術示範基金等,協助企業在香港推展綠色科技項目。政府正協助兩間香港本地綠色創科公司設立生產線,利用本地回收廢料,分別升級再造高價值的無電製冷及創冷產品的核心原料,以及高增值的聲學超材料產品。香港會繼續吸引和協助企業在港發展綠色科技項目,打造香港成爲綠色科技示範基地,助力國家輸出綠色科技及產品,爭取國際市場認可及強化競爭優勢。另一方面,政府亦會積極拓寬綠色金融科技生態圈,包括透過資助計劃推動有潛力的綠色金融科技方案於香港的商業環境中更廣泛應用。
在文化創意產業方面,政府會繼續積極落實《文藝創意產業發展藍圖》,完善文藝創意產業生態圈。政府已公佈改革表演場地的預訂政策,當中包括香港體育館定位由體育優先改爲演唱會優先,助力發展演唱會經濟。政府亦會繼續策略性地發掘和支持具產業化潛力的香港文創項目,讓香港的創作“走出去”,同時推進與內地文創品牌的合作,善用內地機遇。
在體育產業方面,政府會把握好啓德體育園的機遇。這兩個星期舉行的“香港足球盛會2025”正好見證世界級足球隊在啓德主場館作賽,不但在社會營造熾熱的體育氛圍,更吸引內地與世界各地遊客訪港觀賽,帶動消費。今年十一月至十二月,香港將與廣東和澳門首次共同承辦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預計將吸引超過10萬人次旅客來港觀賽,直接帶動旅遊、餐飲住宿和零售等消費。
在教育產業方面,政府會繼續舉辦國際教育會議及展覽,突顯香港作爲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地位。加強在全球推廣“留學香港”品牌,吸引更多優秀境外學生。政府亦已推出新一輪批地計劃及開辦課程貸款計劃,以象徵式地價批出土地及提供免息貸款,支持自資院校擴容提質。
香港政府會繼續爲香港企業創造有利條件,把握髮展機遇,提升香港的競爭力及國際影響力,配合國家戰略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