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30年期國債拍賣需求疲軟,市場對美債收益率水平不滿
美國財政部週四進行的30年期國債拍賣結果顯示市場需求疲軟,爲本週一系列美債拍賣增添了陰霾。此次財政部共發行2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中標收益率達4.813%,較拍賣前市場收益率高出超過2個基點,顯示投資者要求更高的回報才能願意認購。
在拍賣結果公佈後,美債收益率應聲上揚,30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4.829%。而在此前一天收盤時,該收益率仍低於這一水平。收益率上升意味着債券價格下跌,反映出投資者對本次拍賣結果感到失望。
這已是本週第三場“遇冷”的國債拍賣。繼週二的3年期國債與週三的10年期國債拍賣均顯示需求乏力後,週四的30年期國債同樣未能提振市場信心。值得注意的是,10年期美債通常被視爲全球利率的基準,涵蓋房貸利率、企業借貸等廣泛領域;而30年期美債則是養老金計劃和保險公司等長期資金的重要配置對象。
本週的30年期國債將於8月15日正式發行,期限至2055年,標誌着本週美國關鍵長期國債發行任務的收尾。但從各項數據來看,市場興趣平平。
其中,被視爲市場“兜底買家”的初級交易商在本次拍賣中認購了17.5%的發行量,爲2024年8月以來最高,佔比顯著高於近期平均水平。這表明,當其他投資者興趣不足時,初級交易商不得不承擔更多的認購份額。在週三的10年期美債拍賣中,該類機構的認購佔比同樣偏高。
投標人類型 | 認購比例 | 與過去三次拍賣平均水平比較 |
---|---|---|
間接投標人(包括外國央行) | 59.5% | 低於61% |
直接投標人(如美國國內養老金等機構投資者) | 23% | 略低於近月平均水平 |
儘管如此,分析人士指出,投資者對30年期美債興趣有限本就不足爲奇。事實上,在今年2月、3月和5月的拍賣中,30年期美債也曾多次面臨需求不振的局面,原因在於其久遠的到期期限使其利率風險更高、吸引力有限。
不過,連續三場不同期限美債拍賣均遭冷遇,說明投資者普遍對當前美債收益率水平並不滿意,認爲合理價值應更高。這一走勢對特朗普政府來說並非好消息,因爲新一屆政府比以往更關注聯邦借貸成本的控制,而需求疲軟將迫使財政部以更高利率融資,進而抬升政府債務利息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