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通脹增速超預期突破2%,歐元區物價走勢分化
最新數據顯示,德國通脹增速超預期,突破2%關口,而歐元區主要經濟體物價走勢出現分化。儘管如此,這可能不足以促使歐洲央行在下月調整利率政策。
德國聯邦統計局週五發佈數據稱,受食品成本上漲和能源價格降幅收窄影響,8月通脹率從7月的1.8%升至2.1%,高於經濟學家調查預測的2%中值。
國家 | 通脹率 | 與歐洲央行目標比較 |
---|---|---|
法國 | 0.8% | 遠低於歐洲央行目標 |
意大利 | 1.7% | 接近目標水平 |
西班牙 | 2.7% | 已超過目標上限 |
市場普遍預測,下週將公佈的歐元區20國整體通脹數據將呈現溫和加速態勢。Bloomberg Economics預計通脹率將從2%微升至2.1%。
這一形勢使歐洲央行處於相對從容的決策位置。在上月的利率會議上,多數官員認爲通脹風險“總體平衡”,並強調歐洲經濟在面對美國關稅和俄烏戰爭等逆風時展現的“韌性”。此後官員們釋放信號,表示將在9月會議再次維持2%的借貸成本不變。投資者已不再確信今年還會進一步降息,不過經濟學家仍預期12月可能進行最後一次調整。
歐洲消費者並未表現出明顯的通脹擔憂。歐洲央行週五發佈的調查顯示,未來12個月的通脹預期在7月保持穩定,未來3年的通脹預期僅小幅上升。
德國央行上週表示,預計未來幾個月通脹率將突破2%,較6月預測值略有上調。該行強調,這主要源於基數效應且可能是“暫時性的”,但“受地緣政治因素影響,前景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
Bloomberg Economics經濟學家Martin Ademmer表示:“受不利基數效應主導,8月德國整體通脹率回升至2%以上,9月甚至可能進一步走高。儘管當前物價漲幅有所擴大,但整體仍處於溫和去通脹進程中。隨着核心通脹壓力緩解,我們預計2026年德國通脹率將持續低於2%。”
德國經濟在經歷兩年萎縮後仍復蘇乏力,這給總理默茨帶來巨大壓力。不過,政府在國防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大規模公共支出,有望從2026年起推動經濟復甦。
週五公佈的德國勞動力市場數據同樣喜憂參半:德國失業人數突破300萬大關——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閾值勢必引發外界對經濟長期低迷的討論。但從積極面來看,德國失業率穩定在6.3%,經季節調整後的失業人數減少了9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