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二季度企業級SSD市場:NVIDIA Blackwell平臺和北美CSP推動需求增長

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的最新調查,2025年第二季度,NVIDIA的Blackwell平臺規模化出貨以及北美CSP業者對General Server(通用型服務器)的持續擴大布局,顯著推動了Enterprise SSD(企業級固態硬盤)的需求增長。前五大品牌廠的營收合計超過51億美元,環比增長12.7%。然而,DDR4的短缺和主控IC載板的交期延長導致Enterprise SSD普遍供不應求,影響了各廠商的市佔比例和營收表現。

TrendForce集邦諮詢指出,未來Enterprise SSD市場競爭將集中在三個關鍵領域:AI驅動的技術迭代、中國本土業者崛起對國際大廠的影響,以及供應商需同時維持衆多新舊產能,供需失衡可能成爲常態。精準的產能規劃和供應鏈管理將是廠商獲利的關鍵。

前五大Enterprise SSD品牌廠第二季度營收表現

品牌 營收(億美元) 環比變化 市場地位
三星(Samsung) 19 0% 市場龍頭
SK集團(SK Group) 14.6 47.1% 成長動能最強
美光科技(Micron) 7.8 -7.9% 排名第三
鎧俠(Kioxia) 7.5 32.5% 市佔穩步提升
閃迪(SanDisk) 2.1 -8.2% 全力衝刺次世代產品開發

三星(Samsung)憑藉其產品在北美市場的廣泛應用,加上未受到DDR4短缺的衝擊,承接了大量急單,營收接近19億美元,與前一季持平,市場龍頭地位穩固。

SK集團(SK Group),包括SK hynix(SK海力士)和Solidigm(思得),得益於大容量SSD需求全面回溫以及與北美關鍵CSP客戶的合作訂單翻倍增長,單季營收衝破14.6億美元,環比增長高達47.1%,成爲成長動能最強的企業。

美光科技(Micron)第二季營收逾7.8億美元,環比減少7.9%,排名維持第三名。由於該公司下半年部分大容量產品的驗證與放量進度稍微落後,可能影響未來的營收成長幅度。

鎧俠(Kioxia)第二季營收環比增長32.5%,達到7.5億美元,市佔穩步提升至13.7%,排名第四。該公司成長關鍵在於Hybrid Bonding技術領先業界,這項技術已成爲通過高速傳輸實現AI應用的必要條件。

閃迪(SanDisk)第二季Enterprise SSD出貨位元持續增加,營收約爲2.1億美元,環比減少8.2%。SanDisk全力衝刺次世代產品開發,並迎來SK hynix加入其HBF(High Bandwidth Flash高帶寬閃存)研發陣營,通過結盟提升技術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