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積極推行“搶人才、留人才”措施,吸引全球精英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勞福局)局長孫玉菡在《2025年施政報告》中提到,自2022年年底起,香港政府推行的多項“搶人才、留人才”措施已取得顯著成效。截至今年八月,已成功吸引超過23萬名來自全球不同界別的精英來港工作及發展。

其中,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針對高收入人士及世界頂尖院校畢業生,至今已接獲逾14萬宗申請,約11萬宗獲批,近10萬人已抵港。首批簽證已陸續到期,續簽情況理想,申請續簽率達55%。根據續簽數據及跟進調查,估算該計劃每年爲香港帶來可觀的直接經濟貢獻,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爲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地位。

來港人才以年輕羣體爲主,他們不僅爲本地注入創新動力與多元技能,亦有助紓緩人口高齡化的挑戰,成爲推動香港社會與經濟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

人才服務辦公室加強招攬和支援人才工作

香港人才服務辦公室(人才辦)將繼續加強招攬和支援人才工作,對外宣傳香港優勢及招攬人才措施,併爲來港人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支援服務。爲進一步打造香港作爲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人才辦会加强推广及招揽人才的工作,繼續到訪內地、亞太、歐洲、中東和北美洲地區,並強化與內地城市合作,一同進行海外宣傳活動,推廣香港優勢及區域發展機遇,招攬國際人才。

確保本地勞工優先就業

政府堅守本地就業優先的原則,勞工處已針對補充勞工優化計劃下輸入勞工較多的工種推出措施打擊濫用。由今年九月十八日起,經優化計劃申請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時,僱主須進行的本地招聘由四星期延長至六星期,其間必須每週參加一次在勞工處就業中心舉行的實地招聘會;並實行更嚴格的人手比例要求,由以每名申請僱主的所有職位爲計算基礎,改爲以申請職位爲計算基礎。

勞工處將於明年上半年完成優化計劃的檢討,並於第二季公佈檢討結果。此外,勞福局剛展開人力推算中期更新,會針對輸入勞工較多的行業,優先進行數據分析,幫助政府做好中長期規劃。

政府亦會加大力度打擊非法勞工,提高情報收集及跨部門聯合行動,保障本地工人的就業機會。

同時,政府容許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兼職工作,將繼續免除逾七萬名在港就讀的全日制非本地研究生及本科生參與兼職工作的限制。

保障數碼平臺工作者

政府已成立包括政府、平臺公司及勞工團體代表的數碼平臺行業三方小組,共同探討保障平臺工作者的合適措施。經考慮相關調查結果及持份者意見,政府將於2026年內提交完善平臺工作者工傷補償機制的立法建議,並繼續善用三方小組,就持份者關注的議題進行協商。

改善僱傭權益

《僱傭條例》下“連續性合約”的新規定將於明年一月十八日實施,讓僱員更容易享有全面僱傭權益。勞工處正爲落實新“連續性合約”規定進行準備工作。

此外,政府建議調升工傷僱員可索還的醫療費最高每天限額。如獲立法會通過,新醫療費限額將於明年一月一日生效。

爲推廣家庭友善,勞工處將於明年首季推出新一屆《好僱主約章》,重點鼓勵及嘉許僱主實施支援育兒的家庭友善僱傭措施,協助僱員平衡工作與家庭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