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MO情緒蔓延至避險資產,市場風險積聚

當前市場正經歷FOMO(錯失恐懼症)情緒的衝擊,投機熱潮已從科技股等風險資產擴散至黃金、黃金ETF等傳統避險資產。標普500、納指、黃金和黃金矿业股同步暴涨,這種異常的資產相關性釋放出危險信號。

上週,美聯儲降息25個基點至4.00%-4.25%區間,這一“風險管理”舉措旨在防範就業市場惡化,但市場反應複雜。股市盤中劇烈波動後收盤漲跌不一,美元走強,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至4.07%附近。

最令人擔憂的是,歷史上作爲市場壓力對沖工具的黃金,如今卻與股票、科技股乃至比特幣同步上漲。黃金創歷史新高,黃金礦業ETF(GDX)較低點飆升近100%,這種“拋物線式”上漲模式顯示投機情緒已滲透至傳統防禦性資產。

技術面顯示,標普500指數收於6652點,較50日均線高出兩個標準差,市場廣度持續惡化。當所有資產同步狂熱上漲時,往往意味着風險正在積聚,最終必然會有某個環節崩潰導致大跌。

美聯儲降息引發市場分歧

美聯儲交出2025年首次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25個基點至4.00%-4.25%。與此前兩年專注通脹不同,此次聲明強調“就業下行風險已上升”,標誌着政策重心向就業目標轉移。

市場對此反應複雜。降息公告後股市盤中劇烈波動,最終收盤漲跌不一。債券收益率先跌後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收於4.07%附近,美元小幅走強。週四股市反彈,受英偉達將向英特爾投資50億美元生產AI芯片消息提振。

Principal分析師Seema Shah認爲此舉有助於“在不過度反應的情況下領先於經濟放緩”,AmeriVet分析師Gregory Faranello將其描述爲“通往中性利率的有序路徑”。但風險在於,在通脹仍然偏高的環境下降息,特別是如果關稅相關成本最終顯現,可能將美聯儲推向困境。

市場的謹慎反應和美元走強表明,投資者並不完全相信美聯儲找到了正確平衡。

技術面警示:FOMO情緒推動市場極端超買

技術層面顯示出明顯的FOMO追漲跡象,標普500指數持續創歷史新高,較50日均線高出兩個標準差,這種極端偏離通常預示着短期調整風險。

據高盛最新報告,散戶交易代理指標——不足100股的零股交易在第三季度佔美股交易總量的66%,較2019年1月的31%大幅躍升,佔名義交易量的20%以上。這種散戶瘋狂湧入的現象恰恰印證了FOMO情緒的升溫。

波動率異常低迷,VIX指數在15.6附近交易,處於近期歷史的底部十分位數。如此低的波動率雖然支持“逢低買入”心理,但在大量期權到期前留下的容錯空間極小。

市場廣度持續惡化成爲關鍵擔憂。儘管大型科技股推動指數上漲,但負背離現象依然令人擔憂。歷史上,此類背離往往預示短期修正期的到來。

AI熱潮推動科技股估值泡沫化

人工智能概念重新成爲市場焦點,大型科技股持續獲得資金流入。英偉達、微軟等AI領軍企業第二季度業績強勁,市場預期持續上調。據DataTrek数據,華爾街分析師已將標普500指數未來一年每個季度的盈利預測都調至創紀錄水平。

但AI板塊估值已被嚴重拉伸,相關公司的遠期市盈率達到極端水平。許多公司都是按完美情況定價,經濟疲軟、需求高估或利潤率壓縮都可能引發急劇重新定價。Global X人工智能ETF(AIQ)顯示出超買狀況,程度堪比4月拋售前的水平。

從對沖基金、機構到散戶投資者,所有人都增加了對相同股票的敞口,這種“擁擠交易”造成了脆弱性。一旦故事破裂,平倉可能會很迅速。此外,全球各國政府正着手解決AI發展相關的倫理、隱私和安全問題,監管風險上升但尚未被計入價格。

黃金“拋物線式”上漲敲響投機警鐘

最引人注目的投機信號來自黃金和黃金礦業股的“拋物線式”上漲。歷史上,黃金是對沖市場壓力、通脹或貨幣貶值的工具,但今年卻與股票、科技股和比特币同步上漲,這種相關性極不尋常。

黃金已創歷史新高,受央行需求、地緣不確定性和美元走軟推動。實際收益率走低,通脹預期保持高位,這些因素支撐黃金走勢。美元與黃金價格存在較高負相關性,當美元下跌時,持有美元儲備的外國央行轉向黃金以對沖貨幣風險。

黃金礦業股的漲幅更加激進。作爲金礦股代理指標的VanEck黃金礦業ETF(GDX)較低點飆升近100%,這並非以波動性和運營風險著稱的板塊的典型表現。以往出現如此極端超買狀況時,通常更接近上漲的峯值。

更廣泛的擔憂是,黃金和礦業股現在表現得像動量股。美元逆轉可能迅速削弱看漲熱情,而鑑於美元目前交易在公允價值附近,這種風險正在上升。歷史上美元在美聯儲降息週期後通常會上漲。

如果風險偏好消退,這些資產可能與股票一起拋售,讓投資者幾乎沒有傳統的投資組合對沖工具。市場給出的教訓其實很簡單:當所有資產都在同步暴漲、市場一片狂熱時,往往意味着風險正在積聚,最終或有某個環節崩潰,導致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