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庫爾德地區原油出口恢復在即,維多集團或將接手銷售
據FOREXBNB報道,伊拉克正在與大宗商品貿易巨頭維多集團(Vitol)談判,以處理庫爾德地區原油出口恢復後的銷售事宜。此舉對布倫特原油價格走勢構成負面影響,可能加劇市場供應過剩預期。
若和解協議達成,維多集團將加快伊拉克北部原油的全球流動。庫爾德地區政府內閣祕書Amanj Raheem表示,出口最早可於當地時間週六上午6點恢復。
維多集團的角色是營銷代理/承銷商,負責在土耳其傑伊漢港等地承接原油出口貨源、對外銷售、安排提貨與結算。伊拉克政府仍掌握所有權與定價權,通常按官方售價(OSP)進行銷售。
庫爾德地區的原油運量恢復還可能使維多集團收回2023年停運前與庫爾德地區當局達成安排所欠的款項,包括“現金換石油”式的貸款。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全球原油市場正處於供需顯著過剩的邊緣,庫爾德原油的迴歸將進一步加劇這種過剩態勢。預計管道恢復初期每天將向國際市場帶來約23萬桶原油,且該數量可能進一步增加。
伊拉克作爲中東產油大國,今年平均日產原油約420萬桶,主要通過南部巴士拉港出口至亞洲地區買家。
根據新的協議,維多集團將從伊拉克國家石油銷售與營銷商SOMO在土耳其傑伊漢港接收原油,供其銷售至全球市場。另有一項單獨協議將涉及維多集團代表在伊拉克市場運營的國際公司們銷售原油。
這將有別於維多集團此前的安排,當時其銷售的是由在庫爾德地區開採原油的國際公司所提供的原油,而這些安排常常繞過政府組織以及SOMO,激化了庫爾德當局與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之間的爭端。
作爲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伊拉克在庫爾德原油銷售額的控制權問題上長期存在分歧。今年早些時候,該半自治地區同意將其原油的控制權移交給SOMO進行後續銷售,爲伊拉克聯邦政府向庫爾德當局撥付資金、支付當地薪資鋪平道路。
經過數月進一步談判,伊拉克國家石油銷售公司SOMO表示,恢復庫爾德出口的協議已“進入最後階段”。知情人士表示,這包括與該地區的國際生產商達成協議,將其原油轉交給SOMO,並由國家銷售商聘請維多集團代表其及各生產商營銷石油。
一位知情人士稱,維多集團將基於SOMO設定的官方銷售價格處理傑伊漢港原油的銷售。在庫爾德地區運營的國際石油公司將獲得在傑伊漢的原油配額,作爲其服務的對價,隨後維多集團將代表它們銷售這些原油。
庫爾德原油出口之所以停擺近兩年,根源在於ICC仲裁後的管道關停;其後又被土耳其方面賠付談判、巴格達—庫區的營銷與預算分歧、以及對油企欠款與合約重籤等一連串“政治—法律—商業”問題長期耽擱。
近月各方推動的方案是由SOMO按官方售價(OSP)統一接收與銷售,初期約23萬桶/日恢復至國際市場;同時爲油企設置每桶16美元的運輸/生產成本回收機制。但是仍需土耳其與關鍵油企最後確認,方能真正恢復。
週五,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至每桶70美元,徘徊在八週高點附近,並有望創下自6月初以來的最大單週漲幅,主要因爲與俄羅斯原油基礎設施以及俄羅斯和土耳其原油運輸相關的衝突壓力引發了供應擔憂。
然而,若庫爾德管道按計劃持續復運,對布倫特原油價格可謂是邊際利空,庫爾德復運初期預計約23萬桶/日入市,後續或升至高達100萬桶/日。IEA判斷2025年供給端本就偏向供過於求,2026年供應過剩有可能進一步擴大,庫區油迴歸無疑會加劇這一供給過剩的市場背景。
原油產量與出口數據 | |
---|---|
伊拉克平均日產原油 | 約420萬桶 |
庫爾德原油復運初期預計日產量 | 約23萬桶 |
庫爾德原油復運後續可能日產量 | 高達100萬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