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因撥款法案否決再次“關門”
據央視新聞消息,美國聯邦政府因參議院否決兩黨撥款法案,於10月1日0時1分再次“關門”,這是近7年來的再次政府停擺。此次停擺導致數十萬聯邦僱員面臨強制休假或裁員,衆多聯邦部門服務暫停。
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MB)主任沃特發佈備忘錄,指示各政府機構開始執行“有序停擺”預案。軍方、聯邦調查局、國土安全部等執法部門、聯邦航空管理局和郵政局等不受影響。
參議院共和黨人再次投票
參議院共和黨人計劃於10月1日再次就臨時撥款法案進行投票。根據投票日程,參議院會期可持續至10月3日或4日,而衆議院本週不舉行會議。共和黨領袖圖恩希望獲得更多民主黨參議員支持,但拒絕修改法案內容。
美國聯邦政府運轉資金本應來自年度預算撥款,但由於兩黨爭鬥激烈,往往無法及時達成一致,導致國會通過臨時撥款法案維持政府運轉。過去一年中,美國聯邦政府多次面臨“停擺”危機,國會在2024年12月和2025年3月均在資金耗盡前通過短期支出法案。
政府“關門”的影響
美國聯邦政府“關門”將對大約80萬名聯邦僱員造成影響,他們將被迫無薪休假,承包商賬單無法及時支付。低收入家庭、交通、旅行、醫療、公共衛生等領域都將受到影響,更廣泛的經濟代價也不可忽視。
時間 | 事件 | 影響 |
---|---|---|
2018年底至2019年初 | 特朗普任內最長“停擺” | 政府關門35天,經濟損失估計超過100億美元 |
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因兩黨政策分歧導致撥款中斷而“停擺”已有20多次。上一次也是最長的一次“停擺”發生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內,因移民問題導致政府關門35天。
在民衆輿論方面,多項民調顯示,大多數美國人認爲政府“關門”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政治行爲,反感用權力僵持來操弄公共機構。對於一次次的政府“關門”危機,美國民衆也開始顯現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