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市場資產迎來強勁復甦,股市和債券市場表現亮眼
在美元走弱、估值吸引以及人工智能熱潮的共同推動下,新興市場資產正迎來一場強勁復甦,其股市表現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佳開局。這場廣泛的上漲標誌着新興市場在經歷了長達十餘年的低迷後,正以強有力的姿態重返全球投資者的視野。
今年以來,衡量新興市場股市的MSCI基準指數已飆升28%,這是自全球金融危機後復甦的2009年以來,同期錄得的最大漲幅。這一表現遠超發達經濟體,後者的MSCI指數同期漲幅不足17%。
債券市場同樣表現出色。摩根大通一項追蹤發展中國家本幣政府債券的指數上漲了16%,創下2016年以來的最大漲幅。美聯儲轉向降息的預期,疊加新興市場自身的高收益率,正吸引大量尋求回報的資金湧入。
美元走弱是關鍵推手
分析人士認爲,在經歷了長達15年的平庸表現後,“有利因素終於開始彙集”。Fiera Capital高級投資組合經理Ian Simmons指出,美元走弱是其中“最重要的變量”,這爲新興市場資產的強勢迴歸鋪平了道路,也預示着投資者可能正在重新評估長期由美國主導的市場格局。
美元匯率的疲軟通常會改善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環境,因爲它降低了償還美元計價債務的成本。Ian Simmons表示,無論是“有意爲之還是無心插柳”,美國總統特朗普似乎確實促成了一個更弱勢的美元。
美聯儲的降息預期也爲市場注入了動力,支持了投資者利用美元融資、投資於高收益率本幣債券的套利交易。Principal Finisterre首席投資官Damien Buchet表示,今年摩根大通本幣債券指數的回報中,約有一半來自外匯升值。他補充說,“各國央行正處於寬鬆模式,而美元則保持着走弱的趨勢”。
AI熱潮與高收益率共振
除了宏觀環境的利好,兩大投資主題也爲新興市場的漲勢提供了堅實支撐:人工智能和高收益率。
在股票市場,全球對人工智能的狂熱正蔓延至在芯片製造領域佔據主導地位的新興市場。韓國的Kospi指數和臺灣的Taiex指數近幾日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投資者紛紛加碼押注芯片、電力設備以及其他AI數據中心必需品的製造商。全球最大芯片製造商臺積電的市值大幅攀升,其在MSCI新興市場基準指數中的權重已高達約11%。
在債券市場,高實際收益率是吸引投資者的主要因素。巴西和南非等較大型新興市場的央行在降息方面一直保持謹慎,而土耳其等財政狀況較脆弱的國家則維持兩位數的利率以吸引資本。即使在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利率較低的亞洲經濟體,通脹的下降也使得本幣債券對本地投資者保持着吸引力。據S&P Global Ratings的数據,爲滿足投資者對高收益的需求,17個大型新興市場(不含中國)今年的本幣政府債券發行量已達到創紀錄的2860億美元。
估值窪地仍具吸引力
儘管已經歷了一輪上漲,但新興市場股票的估值仍遠低於美股,這爲後續表現留下了空間。今年以來的漲勢很大程度上由“估值修復”驅動,即股價與預期收益的比率得到提升。
指數 | 預期市盈率 |
---|---|
MSCI新興市場基準指數 | 約14倍 |
標普500指數 | 約23倍 |
William Blair的投資組合經理Vivian Lin Thurston表示,“美國與世界其他地區之間存在巨大的估值差距,這個差距依然顯著”。
相比之下,印度股市在此次新興市場反彈中成爲一個引人注目的落後者,部分原因是其股價早已被推高至與美股相當的昂貴水平,而企業盈利卻未能達到預期。一位基金經理表示,投資者對新興市場興趣的復甦,也反映了“美國例外論的黃昏”,美國自身不穩定和反覆的政策制定,使其“行爲越來越像一個新興市場”,促使投資者將目光投向別處。
資金配置仍顯滯後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新興市場資產表現亮眼,但全球資金的整體配置似乎仍未跟上反彈的步伐。
Fiera Capital的Simmons指出,新興市場資產“目前在投資組合中的持有比例和配置水平都非常低”。這表明,如果未來有更多投資者追隨這股趨勢,將資金從發達市場轉向新興市場,本輪漲勢可能仍有相當大的上行潛力。
此外,這場反彈的廣度也值得關注。它是在阿根廷(一個典型的新興市場交易對象,但如今已淡出多數全球投資者的視野)再次醞釀債務危機的情況下持續的,這顯示出當前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興趣是廣泛而非局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