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理事斯蒂芬·米蘭(Stephen Miran)在週二發表意見,他認爲美聯儲在實現“最大就業”和“物價穩定”這兩個主要目標的過程中,並沒有像一些同僚所擔憂的那樣存在顯著的衝突。

米蘭再次強調,他相信包括人口增長的減緩以及他預期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對通脹的影響有限等因素,意味着美聯儲有空間繼續降低利率。

米蘭在週二參加由對沖基金協會(Managed Funds Association)舉辦的“2025政策展望”論壇時表示:

“我的2025年利率預測之所以低於其他人,是因爲我對通脹的預期更爲樂觀。”

“因此,我認爲雙重使命之間的矛盾並不像其他人所認爲的那樣嚴重。”

米蘭對通脹前景的信心主要基於他預期住房服務價格將繼續推動通脹下降,鑑於住房在整體物價增長中佔有重要比重。他指出:

“我更加關注人口增長,可能我給予了它更多的權重,或者認爲它的影響更爲顯著。同時,我對關稅的通脹影響也沒有那麼擔憂。這些因素都讓我比一些同事對通脹持更樂觀的態度。”

米蘭在上個月的政策會議上對多數委員的決定提出了不同意見。當時,美聯儲決定降息0.25%,這是2025年的首次降息,而米蘭則認爲應該降息0.5%。

他之前曾表示,美聯儲目前的政策立場對美國經濟產生了非常強烈的緊縮效應,官員們應該通過一系列0.5%的降息來迅速糾正這種情況。

然而,大多數其他決策者對於過快降息仍然持謹慎態度。一些官員認爲,美聯儲必須警惕關稅可能帶來的持續物價上漲壓力;也有人指出,通脹已經連續多年超過美聯儲2%的目標,因此需要繼續防範物價的再次上漲。

這些擔憂可能會限制一些官員進一步降息的意願,也讓美聯儲在勞動力市場出現放緩跡象時面臨更加複雜的局勢。鮑威爾之前表示,上個月的降息是一種“風險管理”措施,目的是支持就業市場。

此外,市場預計在10月28日至29日舉行的下一次貨幣政策會議可能也會更加困難。由於政府長期停擺,多個政府統計機構暫停發佈重要經濟數據,而這些數據是美聯儲制定決策的關鍵依據。

米蘭還表示,今年早些時候困擾企業和消費者的不確定性已經基本消除,他對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前提是美聯儲要妥善應對貨幣政策過度緊縮的風險。

他說:

“短期內,我對經濟並不持悲觀態度,但如果我們不調整政策,潛在的風險依然存在。”

他重申,貨幣政策的中性利率相較於去年已經有所下降。

“這意味着當前的貨幣政策比幾個季度前更具限制性,而額外的緊縮風險可能在未來顯現。”

“在預估中性利率時,需要保持謙遜。我的最佳猜測是,實際中性利率在0.5%。”

米蘭承認,他對利率的看法與多位美聯儲官員不同,特別是在他主張更快回歸中性利率方面。他解釋說,這種差異部分源於他認爲貨幣政策應該“前瞻性”制定。

“在制定政策時,不應該基於六個月前的數據,而應該基於你對未來六個月到兩年內趨勢的判斷,這取決於你認爲政策傳導的滯後時間有多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