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穩健增長,房地產趨勢與通脹預期對房價影響分析
今年中國經濟總量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尤其是上半年GDP增速明顯高於5.3%,超出之前的市場預期。我們認爲中長期來看,中國經濟仍然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不過短期經濟結構分化的現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供給偏強、需求偏弱,數量偏強、價格偏弱,內需還需要進一步提振。而內需端的一個重要拖累項是房地產,儘管房地產投資、銷售佔經濟比重已經不高,但房地產在居民存量財富配置中的份額仍然很高,而居民消費的資金來源一靠收入,二靠財富。如果房價出現調整,勢必會對總需求構成壓制。
租金回報率與房價租金比的重要性
爲了後續闡述的必要,我們先來介紹兩個概念:租金回報率和房價租金比。租金回報率衡量的是同樣的一套房,如果出租出去每年獲得的租金總額,與如果現在出售出去獲得的總房價之比。租金回報率的倒數是房價租金比,衡量的是一套房子出租多少年才能夠覆蓋住當前出售的房價。房價租金比類似於股市的市盈率,相當於衡量了房子的估值。
這幾年有一個邏輯非常流行,只要租金回報率高於或者遠遠高於國債利率、存款利率,房子就更有性價比了,房價就會止跌。例如如果國債利率在2%附近,那麼是不是3%以上的租金回報率的房子就值得去購買了?
這個邏輯聽起來很順暢,可如果我們看下海外的經驗,實證上未必是成立的。例如,美國在2007年房價進入下行週期後,到2012年才止跌回穩。在此期間,美國國債、存款等無風險利率大幅下降,而美國住宅的租金回報率卻大幅上行。國債利率降到了2%以下,而房子能夠提供的租金回報率甚至一度高於6%。爲何租金回報率遠遠高於國債利率,美國居民仍然對房子興趣不大,房價還沒有企穩呢?
再比如,日本房價從1991年開始進入下行週期,到2004年以後才止跌回升。在此期間,日本國債、存款利率大幅下降,10年期日本國債利率甚至一度低于1%,而東京的房子的租金回報率一度能夠提供5%以上的租金回報率,爲何日本居民對東京房子的興趣仍然沒那麼大,日本房價沒有止跌呢?
穩住通脹預期:至關重要
根據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結論:如果房價沒有上漲預期的情況下,房子的租金回報率會不斷抬升,或者反過來房子的估值——房價租金比會不斷被壓縮。這就像股票市場,投資者預期是牛市的時候,股市估值會不斷抬升;投資者預期不是牛市時,股市估值可能會不斷被壓縮,直到估值達到歷史低位區間時,抄底資金纔會大量出現。
我們研究了13個經濟體的房地產危機,發現它們有一個共同的規律:一旦房價進入調整週期,房子的估值往往會回到歷史的估值低位,即租金回報率會回到歷史最高位。這一規律和我們前面提到的股票市場的規律是一致的。其實我們做了大量的房地產研究,最大的體會是,房地產市場的很多規律和股票市場是一致的,不同的地方主要是股票爲高頻交易,股市的牛熊週期偏短;而房地產的交易週期偏長,房地產的牛熊週期偏長。
所以要穩住房價,單純靠租金回報率回升到歷史高位,會是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認爲最重要的是穩住房價的預期。而房價的預期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宏觀通脹的預期,因爲房地產、股票、債券等資產價格變化本質上是實體經濟的“映射”。
從去年9月份開始,我們觀察到中國宏觀政策越來越注重提振預期,“反內卷”政策也意在提振通脹,政策已經走在正確的方向上。我們對於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困難是暫時的、短期的,持續的政策發力會對穩住房價、穩住內需起到關鍵作用。如果居民對於未來收入、通脹預期越來越高,房價的預期也會有所抬升,穩住房價指日可待。
風險提示:全球地緣風險;美國政策的不確定風險;監管政策變化風險。
本文轉載自“梁中華宏觀研究”公衆號,FOREXBNB編輯:蔣遠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