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保險公司計劃增加私人市場持股,貝萊德稱此爲“結構性轉變”
全球最大規模資管巨頭貝萊德公司的最新調查顯示,管理着23萬億美元資產的全球保險公司正計劃進一步增加私人市場持股,將其作爲平滑長期回報的戰略舉措。此次調查覆蓋463位保險業高管,其中93%的受訪者表示,預計未來12個月內將根據市場走勢增加對私募資產的持倉,僅3%的高管預計會減少私人投資。
近年來,保險公司持續積極擁抱另類資產,而私募股權公司通過收購保險公司推動私人信貸增長的趨勢,已引發立法者關注。他們指出,這個規模達1.7萬億美元的市場存在潛在風險,包括違約風險、私人債務工具評級可能被虛高,以及相比銀行更少的報告要求等問題。
貝萊德在調查中指出,保險業高管當前更看重私募資產帶來的多元化和低波動性潛力,而非單純追求更高回報。在選擇私募資產時,流動性成爲他們最主要的擔憂因素。
市場趨勢與結構性轉變
貝萊德金融機構集團全球保險策略師馬克·埃裏克森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市場對私募資產的興趣持續高漲,這種向私募市場的配置或轉移,更像是一種長期的結構性轉變。”
調查發現,儘管大型保險公司——尤其是人壽保險公司——多年來已在私人信貸領域投入大量資金,但一些規模較小的公司如今也開始轉變方向,大幅增加另類資產配置。
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利率長期接近零水平以來,保險公司便更多轉向私募市場尋求收益。埃裏克森指出,這引發了市場疑問:若利率環境變化,保險公司是否會減持這些資產?
而過去幾年的加息週期已爲這一問題提供了“響亮的答案”——保險公司不僅未削減,反而繼續增加了對私人資產的配置。
“這不是由低利率驅動的轉變。”埃裏克森強調。
受訪者對私募資產的態度 | 比例 |
---|---|
預計增加私募資產持倉 | 93% |
預計減少私人投資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