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拼音買家在香港樓市活躍度上升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透露,以普通話拼音登記的買家入市宗數連續兩季上升,今年第三季錄得3797宗,較第二季的3559宗增長近7%。在全港一、二手私樓成交量達1.5萬宗中,普通話拼音買家佔比25%。

上季普通話拼音買家總入市金額達380億元港元,環比增長14%,連續兩季保持在300億元以上。平均每名普通話拼音買家花費1002萬元在香港購買房產,較前兩季的890萬元和933萬元有所上升,顯示非本地買家購買力回升。此外,第三季普通話拼音買家登記宗數及金額均創同期季度歷史新高。

儘管與樓市高峯期相比,購買力仍有差距,2018年第三季人均入市金額曾高達1486萬元,創歷史新高。隨着樓價自高位回落,普通話拼音買家趁低位積極吸納,入市步伐加快。

熱門入市地區及屋苑

今年第三季,普通話拼音買家十大熱門入市地區包括啓德新區、康城、黃竹坑等,共錄得1637宗成交,佔整體成交逾四成。啓德新區表現最突出,錄得667宗買賣登記,總值達91億元,其中344宗以普通話拼音登記,佔比高達51%,成交金額逾50億元,成爲全港吸金王。

啓德吸引內地客主因是區內大多數是新樓,及一手供應選擇多,加上新盤定位中高端,配套逐步完善,近年成爲非本地買家入市熱點。康城及黃竹坑分別錄得230宗及218宗普通話拼音買家入市,反映中高價新盤及港鐵沿線物業承接力強,繼續成爲內地及非本地買家的首選。

屋苑層面,第三季最多普通話拼音買家入市的屋苑爲港島南岸(218宗),其次爲日出康城(200宗)及NOVO LAND(103宗)。

市場影響因素

陳永傑指出,隨着全面撤辣、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CIES)放寬,以及政府積極推行搶人才政策,非本地買家的入市門檻大幅降低。減息環境進一步刺激需求,令內地買家加快入市,趁樓價回落低位積極吸納,帶動成交持續上升。今年首三季普通話拼音買家入市宗數已達9,900宗,總值941億元,全年有望突破1.2萬宗,打破去年1.16萬宗纪录,創下歷史新高。

季度 普通話拼音買家入市宗數 環比增幅 總入市金額(億元) 環比增幅 平均花費(萬元)
第二季 3559宗 - - - 933萬元
第三季 3797宗 近7% 380億元 14% 100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