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車製造商面臨中國稀土出口管制挑戰

全球汽車製造商正面臨中國稀土出口管制帶來的挑戰,這可能導致汽車零部件短缺和工廠停產。稀土磁鐵是汽車部件中電動機的關鍵材料,尤其在電動汽車中扮演着更爲重要的角色。

儘管中美之間的協議轉移了部分供應威脅,但中國今年早些時候出臺的類似限制已經耗盡了庫存,並且加大了出口許可證的申請難度。中國控制着全球高達70%的稀土開採量、85%的精煉產能,以及約90%的稀土金屬合金和磁鐵產量。新的出口管制清單包括鐿、鈥和銪等元素,這些元素也用於汽車製造。

稀土供應緊張

德國金屬粉末供應商NMD的首席執行官娜迪內·拉伊納表示,形勢非常緊張,客戶希望從中國以外的任何地方採購稀土。儘管瑞典等國家有大量稀土,但它們沒有可用的礦山或精煉能力。對於重稀土,中國控制着全球99.8%的精煉產能,這使得其他來源可以忽略不計。

稀土可以從舊車中回收,但這個行業纔剛剛起步。雷諾公司支持的初創企業Neutral每年在法國從40萬輛汽車中回收稀土,並與歐洲的15個品牌簽訂了合同。然而,Neutral公司的首席執行官讓-菲利普·巴烏奧表示,挑戰在於擴大這些活動的規模。

即使中國供應商能在11月8日出口管制生效前履行新訂單,通過海路運往歐洲也需要45天,而汽車行業面臨的難題之一就是稀土短缺威脅。中國還對鋰離子電池和電池材料實施了出口限制,引發了人們對電動汽車零部件供應的擔憂。

應對措施

汽車製造商正在採取措施減少對稀土的依賴。通用汽車等一些汽車製造商,以及採埃孚和博格華納等主要供應商正在開發低稀土含量到零稀土含量的電動汽車電機,而寶馬和雷諾已經生產了無稀土電機。Monumo公司利用人工智能和深度技術模擬,幫助客戶減少已在生產的電機中的稀土含量。

Monumo公司首席執行官多米尼克·韋爾日訥表示,該公司的客戶稀土含量平均減少了24%,其中包括幾家世界前十的汽車製造商。汽車製造商也在大力改進下一代電動汽車的無稀土電機。然而,行業專家表示,這些電機中的大多數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投入使用,在中國以外開發新稀土礦和加工廠的計劃也一樣,中國可以保持稀土低價,從而破壞這些計劃。

專家表示,美國政府比歐洲更加重視這一威脅。供應鏈專家SC Insights的聯合創始人安迪·利蘭表示,中國一直專注於在價格上擊敗對手,並將繼續這樣做。他補充說,面對裝有稀土磁鐵的價格更低的電機,汽車製造商可能會發現很難證明價格更高的零部件是合理的。所以這是一項非常高風險的投資。

預計中國將繼續保持其對稀土供應的控制力。稀土貿易商Tradium的高級經理揚·吉澤表示,稀土出口管制不會就此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