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R集團將更多資金轉向亞洲,日本和印度成爲投資重點
KKR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約瑟夫·貝表示,隨着美元動能減弱和亞洲基本面優勢顯現,全球投資者正在穩步將更多資金轉向亞洲。貝指出,這種資產再平衡並不意味着撤離美國,而是全球投資者將“新增資金”引導至亞洲,其中融資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成爲重要投資主題。
貝強調,亞洲地區機構對另類投資的配置仍顯不足,而規模龐大的家庭儲蓄構成了重要的資本來源。隨着美元走弱,亞洲等其他市場在增長方面繼續擁有基本面順風,投資者逐漸將投資組合越來越多地分散到亞洲。
KKR集團在日本的資本部署速度是十年前的五倍,使其成爲KKR在美國以外最活躍的投資目的地。日本現已成爲KKR最大的亞洲市場,佔區域資產的40%。該國擁有14萬億美元家庭財富,其中半數仍以現金形式存在,隨着儲蓄者轉向新資產類別,這提供了豐富機遇。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與前首相安倍晉三的經濟觀點多有契合,安倍曾是被稱爲“安倍經濟學”的再通脹政策的倡導者。高市早苗長期支持增加政府支出以刺激增長,並批評日本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她在週二的國會投票中獲勝,成爲首位登上該國最高領導職位的女性。貝表示,希望和預期是,這位新首將繼續致力於同樣的改革道路,如果實現,日本的前景將非常非常光明。
印度市場投資
KKR集團也在加大對印度的投入,該國是其第二大亞洲市場。貝表示,隨着印度的人口結構、消費和製造業繁榮推動需求,KKR正押注於收費公路、可再生能源和數字基礎設施。印度將成爲KKR未來基礎設施資本的最大目的地之一。
中國投資謹慎
儘管亞洲將成爲全球多元化配置的主要受益者,北美主要投資者仍對中國保持謹慎。貝恩公司數據顯示,早在2020年,中國還佔亞太地區交易額的一半以上,但到2024年其份額已降至僅27%。貝表示,在私募股權公司看到更清晰的變現路徑之前,對中國的投資者情緒不會真正扭轉。鑑於當前的地緣政治環境,如今對KKR而言可投資的範圍比過去要稍窄一些。
未來三到五年內,大部分活動將包括私募股權公司之間的交易,而戰略買家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迴歸。儘管如此,KKR仍然專注於國內消費和增值服務,貝稱這繼續是中國的投資熱點。
年份 | 中國佔亞太地區交易額比例 |
---|---|
2020年 | 50%以上 |
2024年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