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資產管理的策略師們對歐洲股市持樂觀態度,駁斥了市場對歐股前景的三大疑慮,堅信2025年歐洲股市將有出色的表現,並有望超越美國股市。

如之前文章所述,華爾街的金融機構近期對歐洲股市的上漲持謹慎態度,美國銀行將歐股的評級從“增持”調整爲“中性”,並預測Stoxx 600指數可能還有約10%的下跌空間,週期性股票可能進一步下跌15%。

在29日,摩根資產管理公司負責歐洲、中東和非洲市場的首席市場策略師Karen Ward在英國《金融時報》發表專欄文章,強調歐洲正在釋放貨幣、財政和監管三方面的寬鬆政策。儘管過去十年歐洲股市相對於美國股市表現不佳,但歷史數據表明,在2000年代初至金融危機前,歐洲公司曾實現過強勁的盈利增長。

對於投資者擔心錯過最佳投資時機的問題,該策略師認爲現在入市並不晚。目前MSCI EMU基準指數預計未來12個月盈利增長8%,投資者只需支付14倍市盈率,而美國股市S&P 500預計盈利增長12%,但市盈率高達22倍。

分析師指出,歐洲股市“失落的十年”持續影響着投資者對該地區的看法,这种显著的投资者重新评估的潜力反而增强了歐洲股市超越美国股市的投资理由。

投資者普遍對歐洲企業的內在盈利增長能力持懷疑態度,經常提到該地區資本市場的分割、勞動力市場的缺乏靈活性等結構性問題。這些觀點在前意大利總理Mario Draghi最近發佈的競爭力報告中也有所體現,認爲歐洲經濟結構性受損,無法實現強勁的盈利增長。

然而,Ward提出,歷史數據表明,這些結構性問題並未阻止歐洲企業創造可觀的利潤。在互聯網泡沫破裂後至金融危機前的時期,MSCI EMU基準中大多數行業的盈利增長都超過了標普500同行。MSCI EMU公司在此期間的年化盈利增長率達到29%,而同期標普500公司僅爲13%。

該策略師強調,儘管解決這些結構性問題對歐洲有益,但歷史經驗表明它們並不構成歐洲企業盈利能力的根本障礙。

第二個常見質疑是歐洲市場缺乏那些正在用人工智能改變世界的科技巨頭。認爲,歐洲在前沿技術創新方面落後於美國。

但該策略師指出,儘管歐洲在技術創新方面相對滯後,歐洲企業仍將成爲這些技術的關鍵部署者和受益者。如果歐洲企業不積極採購這些技術產品,反而會讓人質疑美國科技公司本身的估值合理性。

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將爲歐洲企業帶來生產力提升和盈利增長機會,而非僅僅是美國科技巨頭的專利。

第三個質疑聚焦於歐元升值可能阻礙歐洲企業盈利增長。對於歐洲出口商而言,歐元走強確實可能拖累以歐元計價的利潤。此外,歐美貿易協議雖然好於無協議狀態,但仍帶來顯著更高的貿易摩擦。

該策略師認爲,歐洲經濟復甦很可能由國內因素驅動,特別是家庭消費。隨着利率下降,仍處於高位的儲蓄率將回落,推動消費增長。同時,歐洲金融企業將成爲該地區盈利能力的關鍵驅動力,因爲銀行目前擁有充足資本,能夠在更正常的利率水平下進行部署。

歷史數據顯示,認爲歐元升值必然拖累歐洲市場的觀點是錯誤的。實際上,歐元升值與歐洲股市跑贏往往同時出現。在2000年代初至金融危機前的時期,MSCI EMU以本幣計算年化跑贏標普500達5.2個百分點,同期歐元兌美元升值約40%。對於以歐元爲基準的投資者而言,MSCI EMU的年化跑赢幅度達到了惊人的9.8個百分點。

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認同歐洲股市可能正在轉折,但他們擔心可能已經錯過了投資時機。該策略師認爲這種擔憂並無必要。

從估值角度看,歐洲股市尚未充分反映未來幾年應該出現的可持續且廣泛的盈利增長。分析師預期MSCI EMU公司未來一年將實現溫和的8%盈利增長,投資者僅需支付14倍市盈率。相比之下,標普500預期未來12个月盈利增長12%,但投資者需支付22倍市盈率。

更重要的是,MSCI EMU的每個行業相對其美國同行仍以高於平均水平的折價交易。即使在近期上漲之後,歐洲"失落十年"繼續影響投資者對該地區的認知。該策略師認爲,这种显著的投资者重估潜力反而强化了歐洲股市跑赢的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