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资产管理的策略师们对欧洲股市持乐观态度,驳斥了市场对欧股前景的三大疑虑,坚信2025年欧洲股市将有出色的表现,并有望超越美国股市。
如之前文章所述,华尔街的金融机构近期对欧洲股市的上涨持谨慎态度,美国银行将欧股的评级从“增持”调整为“中性”,并预测Stoxx 600指数可能还有约10%的下跌空间,周期性股票可能进一步下跌15%。
在29日,摩根资产管理公司负责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的首席市场策略师Karen Ward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专栏文章,强调欧洲正在释放货币、财政和监管三方面的宽松政策。尽管过去十年欧洲股市相对于美国股市表现不佳,但历史数据表明,在2000年代初至金融危机前,欧洲公司曾实现过强劲的盈利增长。
对于投资者担心错过最佳投资时机的问题,该策略师认为现在入市并不晚。目前MSCI EMU基准指数预计未来12个月盈利增长8%,投资者只需支付14倍市盈率,而美国股市S&P 500预计盈利增长12%,但市盈率高达22倍。
分析师指出,欧洲股市“失落的十年”持续影响着投资者对该地区的看法,这种显著的投资者重新评估的潜力反而增强了欧洲股市超越美国股市的投资理由。
投资者普遍对欧洲企业的内在盈利增长能力持怀疑态度,经常提到该地区资本市场的分割、劳动力市场的缺乏灵活性等结构性问题。这些观点在前意大利总理Mario Draghi最近发布的竞争力报告中也有所体现,认为欧洲经济结构性受损,无法实现强劲的盈利增长。
然而,Ward提出,历史数据表明,这些结构性问题并未阻止欧洲企业创造可观的利润。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至金融危机前的时期,MSCI EMU基准中大多数行业的盈利增长都超过了标普500同行。MSCI EMU公司在此期间的年化盈利增长率达到29%,而同期标普500公司仅为13%。
该策略师强调,尽管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对欧洲有益,但历史经验表明它们并不构成欧洲企业盈利能力的根本障碍。
第二个常见质疑是欧洲市场缺乏那些正在用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科技巨头。认为,欧洲在前沿技术创新方面落后于美国。
但该策略师指出,尽管欧洲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欧洲企业仍将成为这些技术的关键部署者和受益者。如果欧洲企业不积极采购这些技术产品,反而会让人质疑美国科技公司本身的估值合理性。
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欧洲企业带来生产力提升和盈利增长机会,而非仅仅是美国科技巨头的专利。
第三个质疑聚焦于欧元升值可能阻碍欧洲企业盈利增长。对于欧洲出口商而言,欧元走强确实可能拖累以欧元计价的利润。此外,欧美贸易协议虽然好于无协议状态,但仍带来显著更高的贸易摩擦。
该策略师认为,欧洲经济复苏很可能由国内因素驱动,特别是家庭消费。随着利率下降,仍处于高位的储蓄率将回落,推动消费增长。同时,欧洲金融企业将成为该地区盈利能力的关键驱动力,因为银行目前拥有充足资本,能够在更正常的利率水平下进行部署。
历史数据显示,认为欧元升值必然拖累欧洲市场的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欧元升值与欧洲股市跑赢往往同时出现。在2000年代初至金融危机前的时期,MSCI EMU以本币计算年化跑赢标普500达5.2个百分点,同期欧元兑美元升值约40%。对于以欧元为基准的投资者而言,MSCI EMU的年化跑赢幅度达到了惊人的9.8个百分点。
越来越多投资者开始认同欧洲股市可能正在转折,但他们担心可能已经错过了投资时机。该策略师认为这种担忧并无必要。
从估值角度看,欧洲股市尚未充分反映未来几年应该出现的可持续且广泛的盈利增长。分析师预期MSCI EMU公司未来一年将实现温和的8%盈利增长,投资者仅需支付14倍市盈率。相比之下,标普500预期未来12个月盈利增长12%,但投资者需支付22倍市盈率。
更重要的是,MSCI EMU的每个行业相对其美国同行仍以高于平均水平的折价交易。即使在近期上涨之后,欧洲"失落十年"继续影响投资者对该地区的认知。该策略师认为,这种显著的投资者重估潜力反而强化了欧洲股市跑赢的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