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因“不願看到黨內分裂”而宣佈辭職。石破茂所領導的自民黨在2024年10月的衆議院選舉和2025年7月的參議院選舉中連續失去多數席位,一直承受着黨內要求其辭職的壓力;最近,多名內閣成員公開呼籲提前進行總裁選舉。9月8日,自民黨將舉行會議,討論是否提前進行總裁選舉[1]:根據NHK的報道,自民黨中有超過130名國會議員中的295名支持提前進行黨總裁選舉。面對黨內不斷增長的壓力,石破茂最終選擇了讓步。

預計自民黨將迅速啓動總裁選舉,勝出者將取代石破茂成爲日本的新首相。預計9月8日,自民黨將宣佈總裁選舉的具體日期,並開始接受候選人報名。候選人將有1-2周的時間進行黨內競選活動,並進行黨內投票。如果第一輪黨內投票(國會議員+地方黨員)中無人獲得過半數票,則將進行第二輪投票(國會議員和47都道府縣代表票),勝出者將成爲自民黨的新總裁,並被國會確認爲新任首相。保守派的高市早苗和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是主要的競爭者,高市早苗在去年的自民黨總裁選舉中以微弱劣勢敗給石破茂,目前是自民黨總裁的最熱門人選,擁有最高的民調支持率和派系資源;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是前首相小泉純一郎的兒子,在基層選民中享有較高的人氣,但在派系資源上不如高市早苗。日經新聞的最新民調顯示,高市早苗(23%)和小泉進次郎(22%)的支持率領先[2]。

短期內,日本的政治不穩定性可能處於較高水平,市場波動性可能會增加。參考過去的自民黨總裁選舉[3],自民黨在總裁突然更替時通常會縮短選戰週期,以避免政局出現真空,預計本次自民黨總裁選舉有望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完成,新首相可能在10月上任。但在這一過渡期內,黨內派系的鬥爭可能會加劇,日本的政治不確定性可能會保持在較高水平,這可能會對市場產生影響。考慮到高市早苗勝選的可能性更大,並且她強調財政擴張和增加國防開支,財政擴張的預期可能會推高美股和日元,但日債收益率可能會面臨進一步上升的壓力。

從財政政策的角度來看,預計新首相上任後將保持財政寬鬆的立場,但具體的寬鬆程度將取決於具體的候選人。由於自民黨及其執政聯盟失去了日本參衆兩院的多數席位,爲了順利通過2025財年的補充預算(9月)和2026財年的預算(2025年12月前),自民黨需要獲得一些在野黨議員的支持,預計執政聯盟將不得不接受反對黨的部分要求,可能包括減少消費稅或汽油稅等,但具體政策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由於執政黨和在野黨都主張通過財政擴張來應對日本目前面臨的高通脹等問題,預計新首相上任後,日本政府將保持寬鬆的政策立場,但在高市早苗當選的情況下,財政寬鬆的力度可能會大於小泉當選的情況。

從貨幣政策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爲年底前日本央行再次加息仍然是基準情況,但政治不確定性增加了加息進一步推遲的可能性。考慮到當前的政治不穩定性,預計9月19日日本央行可能會保持現狀,並可能維持偏鴿派的表態。然而,目前日本的通脹率仍然較高,8月CPI同比爲2.7%,CPI(剔除食品和能源)同比爲1.5%;日本的實際利率處於負區間,與其他國家相比處於較低水平,日本央行面臨着加息的壓力。此外,考慮到自民黨選舉後,日本的財政可能會進一步寬鬆,從而推動日本經濟和通脹,未來潛在的通脹壓力可能會進一步上升,從而增加日本央行緊縮的壓力。我們目前維持日本央行在年底前再次加息的判斷。通脹持續高企、財政寬鬆以及政治不確定性可能會繼續推高長期日本國債的風險溢價,日本長期國債的利率可能會容易上漲而難以下降。

石破茂辭去日本首相,後續如何? - 圖片1

石破茂辭去日本首相,後續如何? - 圖片2

石破茂辭去日本首相,後續如何? - 圖片3

本文作者:易峘、胡李鵬、陳瑋,來源:華泰睿思,原文標題:《華泰 | 宏觀:石破茂辭去日本首相,後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