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受貿易波動影響最大的行業已經減緩了招聘步伐,甚至開始解僱員工,這使得美國的就業市場增長停滯不前。

最近公佈的8月份就業數據顯示,美國經濟當月僅增加了2.2萬個工作崗位,招聘速度大幅減緩。製造業、批發零售業和能源業等受關稅影響較大的商品生產行業,在最近幾個月經歷了失業潮。

9月14日,這些企業高管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採訪時指出,特朗普總統的全面關稅政策導致成本上升,使他們難以制定擴張計劃,這是裁員和招聘放緩的主要原因。

就業市場的疲軟也改變了市場預期。經濟學家們認爲,美聯儲在本週會議上降息的可能性正在增加。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上月曾表示,就業增長放緩可能會抵消特朗普全面關稅制度帶來的通脹影響。

“這些關稅對我們這樣的美國製造商來說就是一種消耗,沒有任何好處,”俄亥俄州吉他效果器製造商EarthQuaker Devices的首席執行官Julie Robbins表示,“這是一種突然的稅收,阻礙了我們招聘和發展的能力。”她透露,公司已進入事實上的招聘凍結狀態。

在黯淡的就業數據背後,是具體行業的困境。據美國勞工統計局(BLS)數據,製造業在8月份減少了1.2萬個工作崗位,使今年以來的總失業人數達到7.8萬人。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在內的採礦業在8月失去了6000個工作崗位,而批發貿易業的就業人數今年已減少3.2萬人。

工業巨頭John Deere上月表示,到2025年,關稅已使其損失3億美元,且這一數字可能在年底翻倍。該公司同時宣佈在伊利諾伊州和愛荷華州的工廠裁員238人,其第三季度淨收入同比下降了26%。同樣,美國石油行業也因關稅導致的鋼材和設備成本上升而受到重創,據BLS数據,自1月以來至少有4000人離開該行業。

除了直接的成本衝擊,政策的“來回搖擺”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正成爲企業決策的最大障礙。金屬製造公司Wyoming Machine的首席執行官Traci Tapani表示:“我們現在採取的策略是,當有員工離職時,我們就不再填補空缺。”

這種“觀望”態度在企業中普遍存在。得克薩斯州油商Bryan Sheffield指出,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讓油氣公司的CEO們更難就其資本支出做出決策。許多企業高管坦言,在政策穩定和成本可預測之前,無法進行招聘或擴張。

儘管企業界怨聲載道,但特朗普政府仍堅持其立場。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每有一家John Deere,就有一些公司告訴我們‘關稅幫助了我們的業務,我們正在增加資本支出和就業’。”美國政府認爲,關稅最終將刺激企業將業務遷回美國,並隨之帶來就業激增。

市場上也存在一些支持關稅的聲音。紐約時裝合同製造商New York Embroidery Studio的創始人Michelle Feinberg雖然計劃在短期內裁員並推動自動化,但她仍從宏觀上支持旨在幫助國內製造商的關稅政策。

然而,羅斯福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Michael Madowitz認爲,製造業的疲軟並非勞動力供應問題,而是“需求放緩和尚未解決的劇烈政策轉變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