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角度來看,我們如何理解當前權益資產的重新評估?讓我們簡要回顧一下我們今年發佈的十一篇文章,它們從多個不同的角度出發,共同構成了一個分析方法系列:
視角一:全球各類資產的定價依據是什麼?在《全球各類資產的定價依據》報告中,我們發現自2025年初以來,全球資產中有五類表現特別突出,包括貴金屬、有色金屬、新興市場股票、主要市場科技股和另類資產。我們認爲這些現象背後有三個主要原因:美元信用的減弱和資產端的“軟脫鉤”;全球供應鏈的重構和供給端的“備份化”;以及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端的“搶佈局”。我們還探討了未來可能打破這些邏輯的情況。
視角二:新一輪技術變革如何理解?在《新一輪技術變革的宏觀分析框架》報告中,我們回顧了歷史上的五次技術革命,並指出我們可能正處於第六次技術革命的初期。我們進一步分析了“技術-經濟範式”理論、技術革命的“導入期”和“展開期”、技術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用技術扩散假说、“創造性破壞”理論、索洛悖論等,并探讨了技術变革对就业和资产定价的影响。
視角三:中國技術創新的加速如何理解?在《工程師紅利與研發收穫期》中,我們以醫藥行業爲例,觀察中國經濟中“工程師紅利”要素的加速釋放,這實際上是一系列要素投入的“研發收穫期”。
視角四:人民幣升值與資產升值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在《容易被忽視的本輪人民幣升值》報告中,我們指出匯率受購買力平價、利差、風險溢價等因素影響,本輪人民幣升值具有一定的內生性。從中期來看,如果中國經濟的供需比能夠有效改善,那麼四個邏輯將有利於人民幣升值。
視角五:本輪權益資產定價修復的驅動因素是什麼?在《本輪權益資產定價修復:覆盤與展望》報告中,我們認爲總量修復、增長廣譜性提升、居民資產活性提升、中長期資金入市、美元資產信用風險溢價上升是本輪資產修復的主要推動力。
視角六:權益走勢與經濟指標的階段性背離如何理解?在《再談本輪權益市場修復的背後驅動》報告中,我們用“長江商學院BCI”代表經濟基本面,用“萬得全A”代表權益市場,兩者在6月之前一致,之後出現背離。2021年二至四季度也有類似情況。我們從狹義流動性寬鬆、居民資產轉移、產業成長預期三個角度進行了解釋。
視角七:如何觀察流動性與資產定價的關係?在《如何觀察流動性與市場定價的關係》報告中,我們指出流動性通過兩個機制影響金融市場資產定價:一是狹義流動性影響資金的機會成本,進而影響市場估值;二是廣義流動性影響實體的融資充裕度,進而影響信用擴張和企業盈利。在狹義流動性驅動的階段,通常是“錢的多少”改善,但“錢的去處”有限,我們可以通過“貨幣政策感受指數”與“貸款需求指數”差值等指標進行觀察。
視角八:資產的高成長敘事通常在哪個階段?資產的高成長敘事是本輪權益市場的另一個特徵。在《資產的高成長敘事通常在什麼樣的宏觀階段》中,我們比較了2013-2015、2019-2020、2024-2025部分時段,總結了五個特徵:(1)宏觀風險階段性出清(敢買);(2)名義GDP增速尚未上升(傳統資產賺錢效應低);(3)流動性充裕(資金機會成本低);(4)預期回報率存在粘性(高收益率資產荒);(5)產業敘事存在(有短期可充分預期的資產)。
視角九:如何對高成長資產進行宏觀擇時?在《高成長敘事的宏觀條件與擇時落地》中,我們用代理變量進一步量化了高成長敘事的成立條件,彙集五個勝率視角和一個賠率視角,形成一個“5+1”的擇時框架。這一框架自2006年以來等權加總後的綜合信號擇時策略累計收益1147.47%,年化收益13.96%,年化超額收益2.98%。
視角十:本輪黃金定價如何理解?在《本輪黃金價格走勢:一個理解框架》中,我們從黃金的金融、貨幣、商品、避險四大屬性出發,結合黃金定價的“宏觀範式”特徵,構建了本輪黃金價格上漲的分析框架。在《黃金定價的十個交易面觀測指標》報告中,我們從十個維度——黃金價格形態、期貨持倉結構、庫存及其衍生指標、交割前瞻、期現基差、黃金租賃成本、期限結構、期權未平倉合約對比、隱含波動率、ETF持倉變動初步構建了一套實時監測金價位置的量化指標體系。
本文作者:廣發宏觀郭磊團隊,來源:郭磊宏觀茶座,原文標題:《從宏觀上如何理解本輪權益資產重估:一個框架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