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角度来看,我们如何理解当前权益资产的重新评估?让我们简要回顾一下我们今年发布的十一篇文章,它们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共同构成了一个分析方法系列:
视角一:全球各类资产的定价依据是什么?在《全球各类资产的定价依据》报告中,我们发现自2025年初以来,全球资产中有五类表现特别突出,包括贵金属、有色金属、新兴市场股票、主要市场科技股和另类资产。我们认为这些现象背后有三个主要原因:美元信用的减弱和资产端的“软脱钩”;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和供给端的“备份化”;以及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端的“抢布局”。我们还探讨了未来可能打破这些逻辑的情况。
视角二:新一轮技术变革如何理解?在《新一轮技术变革的宏观分析框架》报告中,我们回顾了历史上的五次技术革命,并指出我们可能正处于第六次技术革命的初期。我们进一步分析了“技术-经济范式”理论、技术革命的“导入期”和“展开期”、技术革命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通用技术扩散假说、“创造性破坏”理论、索洛悖论等,并探讨了技术变革对就业和资产定价的影响。
视角三:中国技术创新的加速如何理解?在《工程师红利与研发收获期》中,我们以医药行业为例,观察中国经济中“工程师红利”要素的加速释放,这实际上是一系列要素投入的“研发收获期”。
视角四:人民币升值与资产升值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容易被忽视的本轮人民币升值》报告中,我们指出汇率受购买力平价、利差、风险溢价等因素影响,本轮人民币升值具有一定的内生性。从中期来看,如果中国经济的供需比能够有效改善,那么四个逻辑将有利于人民币升值。
视角五:本轮权益资产定价修复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在《本轮权益资产定价修复:复盘与展望》报告中,我们认为总量修复、增长广谱性提升、居民资产活性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美元资产信用风险溢价上升是本轮资产修复的主要推动力。
视角六:权益走势与经济指标的阶段性背离如何理解?在《再谈本轮权益市场修复的背后驱动》报告中,我们用“长江商学院BCI”代表经济基本面,用“万得全A”代表权益市场,两者在6月之前一致,之后出现背离。2021年二至四季度也有类似情况。我们从狭义流动性宽松、居民资产转移、产业成长预期三个角度进行了解释。
视角七:如何观察流动性与资产定价的关系?在《如何观察流动性与市场定价的关系》报告中,我们指出流动性通过两个机制影响金融市场资产定价:一是狭义流动性影响资金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市场估值;二是广义流动性影响实体的融资充裕度,进而影响信用扩张和企业盈利。在狭义流动性驱动的阶段,通常是“钱的多少”改善,但“钱的去处”有限,我们可以通过“货币政策感受指数”与“贷款需求指数”差值等指标进行观察。
视角八:资产的高成长叙事通常在哪个阶段?资产的高成长叙事是本轮权益市场的另一个特征。在《资产的高成长叙事通常在什么样的宏观阶段》中,我们比较了2013-2015、2019-2020、2024-2025部分时段,总结了五个特征:(1)宏观风险阶段性出清(敢买);(2)名义GDP增速尚未上升(传统资产赚钱效应低);(3)流动性充裕(资金机会成本低);(4)预期回报率存在粘性(高收益率资产荒);(5)产业叙事存在(有短期可充分预期的资产)。
视角九:如何对高成长资产进行宏观择时?在《高成长叙事的宏观条件与择时落地》中,我们用代理变量进一步量化了高成长叙事的成立条件,汇集五个胜率视角和一个赔率视角,形成一个“5+1”的择时框架。这一框架自2006年以来等权加总后的综合信号择时策略累计收益1147.47%,年化收益13.96%,年化超额收益2.98%。
视角十:本轮黄金定价如何理解?在《本轮黄金价格走势:一个理解框架》中,我们从黄金的金融、货币、商品、避险四大属性出发,结合黄金定价的“宏观范式”特征,构建了本轮黄金价格上涨的分析框架。在《黄金定价的十个交易面观测指标》报告中,我们从十个维度——黄金价格形态、期货持仓结构、库存及其衍生指标、交割前瞻、期现基差、黄金租赁成本、期限结构、期权未平仓合约对比、隐含波动率、ETF持仓变动初步构建了一套实时监测金价位置的量化指标体系。
本文作者:广发宏观郭磊团队,来源:郭磊宏观茶座,原文标题:《从宏观上如何理解本轮权益资产重估:一个框架系列》